“开门红”指寿险公司采取各项措施,以达到在阳历新年获的大额保费收入,为全年工作夺得好彩头的营销现象。15-17年寿险首月原保费收入分别为3114亿、5397亿和7517亿,YoY+20%、+73%和+40%,全年保费占比为19.63%、24.88%和28.88%,呈现逐年抬升的势头,主要与中小险企的激进突围、行业竞争业态与产品形态的调整有关。迎难而上,2018年寿险行业迎来在保监人身险[2017]134号文下的首个开门红。主流险企通过“双主险”的方式降低了新规对收益性的影响,但新规下前五年不得有现金流的返还,对投保人的流动性构成影响,同时随着长短端利率的整体上行,金融市场理财产品收益率抬升,均加大了产品的销售难度。
银保个险渠道加速分化,个险为王。保监会三令五申强调银邮渠道管控,中小激进险企依托银保趸交业务快速做大规模保费以期实现弯道超车或将成为历史。因银保渠道的短板(合作地位、渠道特性、客户属性等)限制,加之“双录”带来销售过程的复杂化,我们预计2018年开门红首月银保总收入降幅在40%左右。2017Q3个人代理业务重返第一大渠道,占比48.61%,同比上升3.75%。
在“保险姓保”+“监管姓监”背景下,龙头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强者恒强。综合来看,中小险企在个险渠道铺设进程较为落后,高产能的代理人队伍有望成为龙头险企的护城河;以中短存续期产品为代表的理财型险种面临规模压缩和满期给付的空前压力,“偿二代”下需要资本金的持续补充;中小险企仍未形成续期拉动总保费的健康发展态;同时在2018开门红产品报备上,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显现。年金险走量,保障产品冲价。平安人寿2017H“开门红”销售的年金,包括短交储蓄型和长交储蓄型产品对当年NBV贡献分别仅为19.3%和2.7%(2016H为11%和6.6%)。太保在开放日中对18年经营策略中提到“坚持规模与价值并举,力争季度间均衡发展”。
投资建议:开门红相对不及预期短期来看对股价有扰动,但保险主逻辑依旧坚挺,关注保障类产品放量的节奏和代理人留存的情况。我们预计2018年首月平安、国寿、太保和新华的个险新单增速为-10%、-25%、-11%和-16%;原保费收入增速为-8.9%、-24.0%、-9.0%和-14.9%,预计行业个险新单增速与整体原保费收入分别为-23%和-32%,当前保险股价重回估值中枢,推荐顺序: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