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数量创新高,平均融资再下滑。新股总发行数量在2017年达近5年峰值,总量达409只,网下询价发行新股占比达77.75%。尽管新股的年度融资规模和数量已创历史新高,但由于新股发行市盈率23倍的限制,且大盘股数量较少,年平均融资规模有所下降。此外,本年度发行的新股仍集中分布在主板,占比接近50%。
新股涨幅回落,市场情绪降温。2017年新股开板收益率小幅回落,网下询价发行新股年平均涨幅为262.76%,一季度延续去年高涨状态,四季度涨幅颓靡下滑,新股开板溢价率集中分布在200%附近。2017年打新总收益达3991亿元,网下投资者收益约406亿元,机构投资者打新主战场仍旧在网下配售。
网下询价热情不减,各类申购对象数量增加。2017年新股网下配售市值门槛基本稳定在50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市值门槛的提升并未抑制网下询价投资者的参与热情,2017年1月至12月单只新股网下询价的对象数量呈缓慢递增趋势,平均每只新股约有5000个对象参与网下询价。今年10月份养老金纳入A类网下优先配售对象,机构投资者再添新丁,各类申购对象数量均不同程度增加。
网下配售比例持续下滑,A/B类账户收益率明显高于C类。(1)2017年三类投资者网下配售比例均显著下降:从2017年初0.004%下降至不足0.002%;(2)A/B类账户的收益率企稳回升,C类收益率则显著下滑:若以A、B类账户规模2亿元,C类账户规模1.2亿元测算时,2017年对应收益率分别为8.96%、7.99%、3.64%。(3)C类投资者中资金有限的只参与沪市新股申购效果佳:C类账户6000万时仅投资沪市新股年收益率可达4.72%,高于同时投资沪、深两市。
展望2018:发行节奏可能放缓,打新收益预计下滑。(1)政策方向不变,IPO审核趋严,通过率降低或成常态,新股发行节奏预计将放缓:2017年第四季度的月均通过率仅56.75%(2)2018年打新收益大概率小幅下降:我们预计A、B、C类账户打新收益分别为1200万元~1600万元、1000万元~14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假设A、B类账户规模2亿元,C类账户规模1.2亿元时,对应的打新收益率区间分别为6%~8%、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