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强势回升,经济平稳运行。
2017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年均值0.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明显回升,季节波动影响消除。本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临近圣诞,海外消费需求大增刺激出口。与此同时近期海外经济稳健复苏,外需向好拉动出口回升。进口下降0.3个百分点,仍显平稳,顺差回升,外贸持续向好。价格双双回落,受有色金属、煤炭等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PPI降幅较大,价格平稳运行。11月工业、投资稳中略降,消费有所回升。基建反弹托底投资。受销售低迷影响,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拖累投资整体表现。工业利润增速由上升势头逐渐放缓,单月利润水平下降较多主要受到PPI涨幅大幅回落影响,但就全年来看企业效益增长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态势。整体来看,数据表现整体平稳略有波动,外贸表现突出,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货币见底反弹。
11月M2同比增长9.1%。中国的M2是拓展了的准货币,流通货币统计范围的扩展,掩盖了实体部门的真实流动性变化。中国M2的下降,并不是央行货币持续收紧的结果,而是楼市和资产泡沫消退的反映。近期M2的下降实际上也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但中国扩展的广义流动性M2下降到10下方,将会为货币当局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创造条件,将引起货币当局对流动性偏紧调控度的放松,使得货币增长呈现见底反弹态势。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2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568亿元。从结构看,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增加4178亿元,环比增加468亿,维持低位运行,表明前期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开始逐渐在居民需求端显现出来。当前货币偏紧局面并不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制约,经济前景“稳中偏升”的格局不会改变。
投资有望企稳,经济向好趋势不变。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投资增速呈现了1年的企稳态势;但自2017年下半年起,中国投资增速又进入一轮缓慢下台阶进程。这一轮投资增速的下移,主要受货币环境影响。货币偏紧对当期投资进度产生了制约,使得投资进度变慢。但随着货币偏紧状态的常态化,投资进程将恢复正常,投资增长将企稳,并略有回升。另外的二个影响因素我们先前就有提及:环保升级、库存回升周期结束,但这2个因素仅是短期扰动因素,并不具延续性。我们坚持认为,投资仍然是第一增长动力,在政策已将PPP明确作为投资“抓手”并且不断规范的情况下,PPP签约率提高带来的基建投资增长,已经开始显现抵消房产投资回落之势。投资稳中趋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并带动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稳的主基调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