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2019年 Q1~Q3实现归母净利润 30.9~35.7亿元,同比增长 30~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8~31.8亿元,同比增长 40~60%;其中, 2019Q3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14.7亿元,同比下滑 0~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3~12.9亿元,同比下滑 0~20%分析判断:
过渡期后行业需求下行,但公司装机量表现优异,市占率再上台阶。
2019年新能源汽车(公交车除外)补贴政策过渡期为 3月 36日~6月 25日,新能源公交车补贴过渡期为 5月 8日~8月 7日,过渡期内达标车辆国补按 2018年 0.6倍执行,过渡期后国补较2018年平均下滑幅度超过 50%,且除新能源公交车外其他车型取消地补。过渡期抢装导致 2019Q3新能源汽车销量承压,根据中汽协数据, 2019Q3新能源汽车销量 24.5万辆,同比下滑19.1%,环比下滑 30.4%。虽然行业需求下行,但公司装机量依然表现优异,根据根据 GGII 数据, 2019Q3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7.8GWh,同比增长 44%; 2019Q3装机量对应市占率 63%,相比2019H1大幅提升 17pct,市占率再创新高,体现出公司动力电池产品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毛利率下滑叠加费用率上升,导致三季度盈利水平下降。
过渡期后补贴退坡部分由公司承担,动力电池售价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在 2019Q3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均有所增加,导致期间费用率上升。毛利率下滑叠加期间费用率上升, 2019Q3公司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幅提升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0~20%,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研发投入力度大,积极布局中上游,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大致维持在 7~8%,考虑到公司市占率极高,研发支出的金额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同时公司积极向中上游布局: 1) 9月 2日公告与子公司广东邦普共同出资在宁波设立合资公司, 主要生产正极材料; 2) 9月 23日公告增资认购Pilbara 8.5%股权获发改委、商务部备案,保障上游锂矿资源供应。随着技术持续积累,以及垂直一体化整合程度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投资建议根据 GGII 数据, 2019年 1~9月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对应国内市占率高达 51%,是行业绝对龙头,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客户,未来成长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维持公司 2019-21年营收 415.1/541.8/696.2亿元、归母净利润 43.0/53.2/65.2亿元的预测不变,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导致公司总股本变化,调整 2019-21年的 EPS 预测至 1.94/2.41/2.9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36.4/29.4/24.0x,参考可比公司,同时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内绝对龙头的估值溢价,给予 2019年 40倍 PE 估值,目标价从 78.4元调整至 77.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低于预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发生重大改变导致竞争格局变化;动力电池价格战;原材料价格出现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