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9月金融数据评论:信贷季节性回升,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边泉水 2019-10-1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数据:9月 M1同比 3.4%(前值 3.4%);M2同比 8.4%(前值 8.2%);新增人民币贷款 16900亿元(前值 1210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22725亿元(前值20175亿元)。

1、信贷:总量上,信贷季节性回升,且幅度大于去年同期;结构上,居民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定,企业短期贷款增幅强于季节性,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票据融资相对平稳。9月新增信贷 16900亿元,同比多增 3100亿元,环比多增 4800亿元。具体来看,居民贷款方面,新增居民贷款 7550亿元,同比多增 6亿元,环比多增 1012亿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 4943亿元,同比多增 634亿元,环比多增 403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方面,新增企业贷款 10113亿元,同比多增 3341亿元,环比多增 3600亿元,其中新增企业短期贷款 2550亿元,同比多增 1452亿元,环比多增 2905亿元;新增票据融资 1790亿元,同比多增 47亿元,环比少增 636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 5637亿元,同比多增 1837亿元,环比多增1352亿元。非银金融机构贷款方面,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净减少 659亿元,同比减少 56亿元,环比增加 286亿元。

2、社融:信贷季节性回升,非标融资继续改善,企业债融资改善,地方专项债增幅放缓,社融存量增速持平上月。9月新增社会融资 22725亿元,同比多增1383亿元,环比多增 2550亿元。9月社融余额同比 10.8%,与上月持平。扣除地方专项债后社融余额同比 10%,较上月上升 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 17650亿元,同比多增 3309亿元,环比多增 4605亿元;新增表外融资-1125亿元,同比增加 1764亿元,环比减少 111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21、-672、-431亿元,同比分别变化14

11、236、116亿元,环比分别变化492、-

14、-589亿元;新增直接融资1899亿元,同比多增 1612亿元,环比少增 1805亿元,其中新增企业债券 1610亿元,同比多增 1595亿元,环比少增 1838亿元;新增股票融资 289亿元,同比多增 17亿元,环比多增 33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 2236亿元,同比少增 5153亿元,环比少增 977亿元。

3、M2:居民存款季节性增加,企业存款季节性减少,财政资金投放强于季节性,M1持平上月,M2回升。9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7193亿元,同比少增 1709亿元,环比少增 10807亿元。具体来看,新增居民存款 15418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环比多增 12704亿元;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 4908亿元,同比多增1804亿元,环比少增 884亿元;新增财政存款-7026亿元,同比减少 3553亿元,环比减少 7121亿元;新增非银金融机构存款-8170亿元,同比增加 1328亿元,环比减少 15468亿元。

4、9月金融数据有三点启示:

(1)信贷季节性回升,企业融资虽改善,但持续性待观察。通常由于银行季末冲贷款行为,9月贷款往往存在季节性走高现象。

企业短期贷款明显强于季节性,部分与冲贷款行为有关。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走高,除季末效应外,基建项目配套融资也是部分原因。企业债券融资相对去年明显增加,调整口径并不是主要原因,企业融资利率的降低,叠加民营企业信用利差的收窄是重要支撑。但从绝对水平来看,民营企业信用利差依然处于高位。当前内外部需求依然趋弱。国内来看,房地产政策趋严背景下,随着期房销售的完成,建安投资将逐步放缓;钢材社会库存已经处于近年来高位,在库存积累下,高炉开工率也明显下降。此外,海外需求也不乐观。往前看,企业融资虽改善,但持续性待观察。

(2)财政存款降幅明显强于季节性,表明逆周期政策在持续发力。在私人部门需求相对偏弱的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扩大支出以弥补私人需求的下降。9月财政存款降幅明显强于季节性,表明财政对于稳增长的支撑力度在增大。9月建筑业新订单来看,建筑业需求依然是比较好的,平地机、沥青混泥土摊铺机等销量均有所改善,也印证了基建投资的改善。因此,基建进一步回升的方向是确定,但今年力度相对有限,全年来看,基建增速有望回升至 5%。

(3)需求偏弱,PPI 通缩压力显现,我国央行降息可能性在增加。当前我国经济总需求依然偏弱,随着 PPI 通缩下实际利率的被动攀升,预计逆回购、MLF 等政策工具利率将下调,以避免实际利率的进一步走高。

风险提示:1. 货币政策短期过紧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导致实际利率上行,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2. 内外部需求同时下降对经济产生叠加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