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9月9日电(记者朱国圣、王铭禹)初秋时节,河西走廊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连日来,马吉文和不少村民一起,忙着抢收地里成熟的胡萝卜。他身后,几百亩胡萝卜地,阡陌纵横,绿意盎然,和远处的群山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图。
拿准位置,猛地向上用力,一根色泽红润、体形匀称的胡萝卜被顺势拔起。“看这品相,今年收成肯定不错。”马吉文说道,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
今年44岁的马吉文是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河东村人,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拥有大面积天然草场。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马吉文一家也曾世代以放牧为生。
从“牧羊人”到种植大户,马吉文的生活变迁见证了祁连山乡村的绿色蜕变。
马吉文告诉记者,在他家1700多亩草场上,最多时期能养200多只羊。然而,随着放牧数量不断增加,草场逐渐退化,载畜量也逐年下降。“牧羊不仅对草场损耗严重,而且耗费人力,收入还得看年景,效益很难保障。”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甘肃省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祁连山环境问题。从2011年起,当地开始实施“以草定畜”政策,将草畜平衡、牧草治理和发展舍饲和半舍饲养殖、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引导村民转变生产方式。
皇城镇镇长兰自文介绍,目前,皇城镇草场载畜量由以前的6亩草场一个羊单位,变为15亩草场一个羊单位。截至2018年末,各类牲畜存栏量由之前的34.3万个羊单位降到22万个羊单位,舍饲半舍饲养殖率达75%以上,极大地缓解了草场压力。
2016年,马吉文将自家的草场和羊群全部转租出去,在技术人员帮助下,引进胡萝卜种植。他告诉记者,这里气候条件虽然不算优越,但找对种植品种,就能有好收成。而高海拔、光照充足、冷凉的气候条件,正适宜胡萝卜种植。去年,他在河东村和周边村子流转土地300多亩进行种植,当年收入就达60多万元。
尝到甜头的马吉文今年又流转了上千亩地,并成立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每亩地流转费500元到600元不等,农忙时期可以带动60多个村民务工。”马吉文说,很多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挣租金、劳务输转挣薪金”。当地还成立了不少养殖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市场”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避免了单家单户搞养殖遇到的市场风险。
乡村发展有了产业“推进器”,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兰自文说,近两年来,当地政府依托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区位优势、自然风景优势以及藏乡民族特色等,不断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美丽乡村。行走在乡间小道,只见砖红色装饰点缀的民居格外醒目,硬化道路宽阔整洁,别具一番风味。
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不少村民正在告别世代放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有的将自家草场、羊群转租出去,节省出来的劳力在合作社或周边县城务工;有的继续搞养殖,但品种换成了西门塔尔牛、高山细毛羊等优质改良品种;有的则不断学技术,成为种植大户。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让祁连山乡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减畜不减收”的双赢。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李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