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就业系列报告之三:大学生就业,不是难,是期望过高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张文朗 2019-07-2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半年经济增速稳中回落,但就业形势依然平稳,印证了我们年初认为今年就业压力并不大的判断。市场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但仍然比较担心结构性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今年高校毕业生可能逾830万人,再创新高。经济增速仍面临下行压力,那么,大学生就业到底难不难?与别国相比,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形有何不同?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其实没那么难。2018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为8.5%,较2017年的8.1%有所上升。而未就业人群中除了还在找工作的,准备考研和出国读研的占据了相当比例,分别为37%和7%。经验显示这部分未就业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最终仍然可以找到工作。比如,2015届本科毕业后半年后未就业人群来说,逾70%的人三年后正在受雇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说,2018年就业趋势有所好转。2019年的情况是,截至3月,没有获得offer的应届毕业生占比为24.2%,低于2018年的25.6%,不过获得多于5个offer的占比下降。

但各个专业不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可能承压。跟2017年相比,2018年全国应届本科生就业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经济学、艺术学和文学。与2016年相比,2018年本科生在金融业中的就业占比从10%下降到了8%,教育专业就业占比上升了一个多百分点。本科各学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1%,但农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匹配程度最低。

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上升,民营企业就业比例上升。从2016年到2018年,应届本科生在一线城市的就业占比从24%下降到了21%,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占比从23%上升到了26%。而且从本科毕业三年后情况看,离开一线城市的比例逐年升高,离开新一线城市的比例则逐年下降。本科生就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上升,国有企业占比下降。

大学生就业似乎存在期望值过高的倾向。2019年应届毕业生愿意去三线城市的占比只有5%,但实际签约率达15%;想去民营企业的比例只有21%,但实际签约率达47%;期望在热门行业中就职的比较多,比如IT占比21%,也期望获得较高收入,比如期望月工资在6000元以上的占比52%,但实际的签约月薪在6000元以上的占比不足30%,与期望值相差较大。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也居高不下,2018届毕业生截至2019年3月底的离职率达到了24.6%。大学生的工资溢价仍然存在,且有扩大的趋势。2018年本科生起薪(5135元/月)比高职生起薪(4112元/月)高25%,较2017年的24%有所扩大。

与国外大学生就业的情况相比,中国并没有太大差异。2018年美国当年毕业大学生的失业率为12.9%,高于中国的9%。美国大学生失业率在整体人群中较低,在衰退时期普遍有所上升。大学学历相对于高中仍有较高溢价。欧盟年轻人中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人群就业率更高。面临严重人口老龄化的日本大学生就职内定率较高。大学生毕业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得失业率有明显季节性,中国也有类似情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