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专题:降准仍可期,资金利债市: 5月“包商”事件以来,央行在5月底至7月初释放大量流动性,6月末资金面变得极为宽松。对7月之后货币政策基调,市场的判断有所分歧,我们判断7月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收紧,在工具使用上可能开展降准置换+TMLF的组合操作。这样判断的理由有四:第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货币政策均转向鸽派,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同样有可能趋于进一步宽松。第二、根据我们的预判,3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社融、CPI、PPI等指标均有下行风险,而财政政策在上半年发力后将面临后力不足约束,因此货币政策维持相对宽松有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第三、资金面方面,虽然6月末隔夜利率处于低位,但流动性分层、MLF到期、大月税期等因素对资金面的压力依旧较大,央行此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也可以起到缓解资金面紧张的效果。第四、“包商”事件之后,同业市场受到冲击,虽然这一事件已经暂告一段落,但我们预期央行仍有可能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以持续对同业市场进行呵护。
利率债:从资金面来看,Shibor隔夜、DR007、R007本周均值较上周有所上行,显示本周资金面较上周有所收紧。收益率方面:短端收益率在均值上较上周小幅上升,显示本周资金面相对紧张,主要与7月缴税高峰有关。受税期以及下周MLF到期的影响,预计央行将持续释放大量流动性,预计下周央行将进行TMLF操作(每个月第四周进行),同时不排除有进行定向降准的可能。因此,整体看央行仍将持续呵护资金面,短端收益率将维持震荡低位。长端收益率在均值上与上周基本持平,从本周公布的数据来看:6月经济数据显示地产投资下行,原油、楼市消费存在压力。整体来看,基本面疲软态势未改,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预计长端收益率仍有下行的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二季度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较一季度有所上升,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较一季度有所下降。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主要是财政政策比较积极,减税降费落实到实处减少了财政收入,而财政支出前移致使收支压力较大。7月20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共计11条。对债市而言,金融开放政策有三条与债券市场相关,对债市发展均有一定积极助力。
信用债:本周信用债(短融、中票、公司债、企业债)一级市场发行量与上周相比增加较多,总偿还量小幅上升,因此净融资额有一定增加,短融和企业债的发行利率都有所上升,而中票和公司债的发行利率都有所下降,整体来看变动幅度不大。我们认为信用债市场一级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但应注意债券市场短期波动,防范低等级债券出现信用风险。
可转债:从本周可转债一级市场来看,本周没有可转债发行,总发行量、总偿还量和净融资量都为0,长期来看,可转债发行规模自3月份以来迅速减少,目前总体处于发行低谷期。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股票指数较上周有所回升,创业板指涨幅高达0.68%。
海外宏观:短期来看,前周美联储两位主席的鸽派言论使得7月降息或为定数,加之美伊形势紧张,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需提防美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美元上行,及美股冲高风险;中长期来看,美国货币环境趋松,美债收益率水平或伴随政策性利率下调而进一步挑战低点位。美元在周期越顶后,存在下行风险。
风险提示:利率债:资金面转紧、税期高峰对流动性带来负面冲击。信用债:债券市场短期波动,防范低等级债券出现信用风险。可转债:下周科创板上市的影响,应注意其带来的抽血效应。海外:投资者须提防市场超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