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 CPI 同比 2.7%(前值 2.5%),其中,翘尾因素 1.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 1.2个百分点。食品类当月同比 7.7%(前值 6.1%),非食品类当月同比 1.6%(前值 1.7%); CPI 环比 0.0%(前值 0.1%),食品类环比 0.2%(前值-0.1%),非食品类环比 0.0%(前值 0.1%)。 PPI 同比增长 0.6%(前值 0.9%),翘尾因素 0.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0.1个百分点。 PPI 环比增长 0.2%(前值 0.3%)。
主要观点 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及翘尾因素将使得 6月份 CPI物价指数上行至 2.9%左右概率增加。 5月份 CPI 食品项超季节性较多,明显高于 4月份。具体来看,烟酒、猪肉、蛋类、鲜果超季节影响 CPI。 一方面来看,非洲猪瘟影响继续发酵,西南地区出现新疫情,使得猪肉超出季节性影响。而且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同比持续下滑, 4月份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环比继续下降,预计年内猪肉项将持续推升 CPI; 另一方面, 5月份猪瘟疫情持续使得作为替代品的鸡蛋价格上涨,而且受节假日影响,鸡蛋价格也有上涨,预计后期随着养殖户加大投放供给,鸡蛋价格将趋于稳定;去年苹果和梨减产,加之今年南方阴雨天气较多,气温因素使得鲜果市场供应减少,鲜果价格上升较多,对 CPI 影响超出季节性较多。 进入 6月份后,气温上升,鲜菜果类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影响 CPI 的将依旧是猪肉项。 5月份 CPI 非食品项较为平稳,具体来看,仅有交通通信及医疗保健微幅弱于季节性。
交通通信环比 0.0%(前值 0.0%,去年同期 0.4%),医疗保健 0.1%(前值0.1%,去年同期 0.2%),但这两项波动均较平稳,交通通信分项波动主要由交通工具用燃料变化引起,医疗保健分项波动主要由医疗服务引起。春节因素消失与超预期因素的消失使得非食品项趋于平稳。 综合来看, 5月份 CPI 非食品项的超季节因素平稳,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及翘尾因素将使得6月份 CPI 物价指数上行至 2.9%左右概率增加。
后期 PPI 指数仍会低位徘徊。 PPI 指数来看, 5月份 PPI 同比增长 0.6%(前值 0.9%),翘尾因素 0.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连续 5个月为负。 PPI 环比增长 0.2%(前值 0.3%)。分部门来看,石油、化工、冶金、煤炭依旧是造成 PPI 波动的原因。从 PPI 环比来看, 5月份环比增长较快的分别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4.2%(前值 3.6%),黑
色金属矿采选 2.2%(前值 1.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8%(前值 1.3%)。从 PPI 同比来看, 5月份同比增长较快的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4.2%(前值 1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7%(前值 10.1%),非金属矿采选业 5.8%(前值 5.3%)。 国际市场动荡, OPEC5月原油产量继续创 2015年 2月以来最低, OPEC 原油价格持续上升,预计后期原油价格将继续震荡上行;煤炭行业的高景气度使得煤价中枢保持高位,预计未来石油及黑色金属压延冶炼将继续成为拉动 PPI 的主要原因。但翘尾因素的影响叠加环比持续下行影响,后期 PPI 指数仍将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