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业是一种抗周期性,可持续性强,且容量足够大,具有成长性的行业。不论是高校行业还是K12学校行业,从市场容量来看,都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整合空间,我们认为未来20年间,民办高校&职教和民办K12学校行业有望继续蓬勃发展,期待出现多个营收体量达五十亿的集团。
高校板块--《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推出,职教再迎政策实质支持:本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该文件是针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地的延伸,进一步体现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支持鼓励态度。该政策对于民办高校集团影响更为直接,因为其符合“独立举办或作为重要举办者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或高等学校”要求,也有能力和意愿“承担实施1+X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任务”,有望获得认定,从而直接受益。不考虑民办高校公司本身被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民办高校有望间接受益于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领域,“承担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任务”,“与有关职业院校或高等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如开设订单班,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合作形式,与学校共享更多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就业技能之间的匹配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从而对就业率和就业薪酬水平有提升作用。政策表明对于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我们认为,细节激励政策有待落实,但整体力度较大,值得期待。
K12板块--没有冲锋号角,但已开始冲锋,过激悲观情绪需要修复:2018年8月《送审稿》公布以来,港股上市的K12学校集团陆续发布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最新公告,从在校人数来看,基本上同比30%+的增长,营收与利润也都呈现健康且较快速的增长。目前K12学校对应FY19平均PE估值在15x左右,我们认为这是过于悲观的情绪带来的低估。实际上K12民办学校行业和本身经营并没有发生过激变化,都处于健康积极的发展路径中,过激的情绪反映,也会逐渐修复。尽管协议控制的达克摩斯之剑还在,但我们认为还是要从各地方实际情况出发,以企业的发展和内在价值为锚,对K12民办学校公司进行更为理性的评估,这个情绪修复的过程,可能不是通过很多人期待的一个“细则”,而是通过业绩的持续兑现来实现的,这需要时间。自《送审稿》发布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三个季度,也是各个K12学校公司业绩逐渐体现的时候了,业绩的发布,会带来情绪的恢复,对于K12学校板块来说,虽然没有冲锋号角,但是情绪回复的冲锋已经开始了。
推荐标的:希望教育,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团,中国新华教育,枫叶教育n风险提示:送审稿最终版尚未落地;产教融合具体激励措施存不确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