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经济形势回顾
元宵节过后,迎来了开工旺季,从高频数据来看,3月供给扩张,但需求疲弱。受税期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央行减少公开市场投放,3月货币市场利率中枢较2月上升。年初以来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修复,风险资产出现了超跌反弹,但随着风险偏好修复接近尾声,资产价格波动率加剧,3月以来资本市场表现为:股市区间震荡、债市回暖、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月经济数据预测
开工旺季,企业用电需求增加,3月工业生产或扭转下行趋势,实现扩张。另外,受春节错位影响,3月出口增速可能较1-2月显著回升,也将在一定程度支撑工业生产,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3月内需依然疲弱,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大概率继续回升,但房地产新开工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速或高位回落;由于前期工业企业盈利放缓以及终端需求不强,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可能下滑。另外,汽车消费增速或放缓,加上前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走弱,拖累地产链相关消费,社零增速可能下降。3月以来蔬菜、猪肉价格大幅上升,随着猪周期启动,CPI同比增速或显著回升。经济尚未企稳,宽信用仍在路上,加上季节效应,信贷和社融有望大幅回升。
4月资本市场展望
海外市场risk off,A股波动或加剧。3月22日,欧美3月制造业PMI均明显低于预期,引发10年期与3月期美债收益率倒挂,这为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美股出现暴跌,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继续走弱。美股走弱或意味着海外市场从年初以来的risk on转换为risk off,波动率VIX将回升,对A股或产生冲击。同时,A股估值已经有所修复,随着数据真空期结束,A股逻辑重回基本面,数据显示经济尚未企稳。因此,短期A股可能从普涨转为结构性行情,但短期波动可能不改长期上行趋势。
债市有望突破前期低点。一是海外市场risk off,美债受追捧,美债长端利率下行,中国国债长端利率或跟随;二是全球进入“比差环节”,中国货币政策空间打开,而货币政策优先考虑就业,短期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流动性合理充裕;三是本轮宽信用主体是民营企业,对房地产与基建没有像以前一样大幅刺激,宽信用过程是漫长的,流动性陷阱格局未变;四是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债市突破前期低点可能存在两个阻力。其一,仔猪价格飙升,未来“猪通胀”回归,可能引发通胀预期甚至滞胀预期再度升温;其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8年以来已经大幅下降,其绝对收益空间偏低,机构可能纠结是否入场。
风险提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引发货币政策收紧;经济超预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