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降价”是近年来医药政策主基调
医药是弱周期、需求刚性行业,我国又因内需依赖表现高政策敏感特点,在我国医药行业历史长河中,政策之手不断调整行业发展方向与速度;近年来,医药行业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从政策落脚点和内容看,主要围绕两条政策基调:供给侧改革和降价;供给侧改革主要体现在鼓励药械创新和存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降价则从医院端(零加成)、渠道端(两票制)和生产端(国家药价谈判、带量采购等)多方面逐渐推进。
医药格局重构元年,估值跌入历史低位区间
供给侧改革只能慢工出细活,但降价近年来开始从“缓降”到“速降”演变,主要政策推手是国家药价谈判和带量采购政策。我们认为药品尤其是仿制药将打开变革的潘多拉魔盒,短期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是心理压力(价格“速降”),对整体行业明年影响不大(理由是:采购涉及品种少、试点城市少);但是中长期来看,带量采购品种、试点省市未来大概率扩容,将为药品尤其是仿制药市场格局带来深远影响,2019年将是医药格局重构元年。
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跌幅-23.5%(截止12月14日),PE(TTM)约27.39倍,PB(LF)3.09,从十年长周期历史估值来看,无论是PE还是PB,行业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假设保守估计明年医药行业维持15%左右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约20%),则当前板块点位对应19PE估值已经低于24倍(约23.8倍),已经低于2008年历史低点。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医药行业整体PE估值处于30倍以下区间时间极短。
2019年医药投资策略:重医轻药,聚焦景气赛道
确定性为上,我们建议重医轻药,聚焦景气赛道,重点围绕非药领域(医院、CRO、器械)、药领域(生物制品和创新药)景气赛道守正明年医药投资。医院医疗服务聚焦民营连锁专科医院,投资规模可控、易于标准化管理且异地可复制性强,能够弱化一般医院重资产投资带来的成长性不足缺点,标的有爱尔眼科(300015)、美年健康(002044)和通策医疗(600763);医药外包服务(CRO/CMO)多重政策受益,国内低成本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处于景气周期,药明康德(603259)和泰格医药(300347)是行业领先公司;医疗器械政策友好,配置证放开和县域医院升级配置需求提升,进口替代利好国内器械行业,聚焦平台型器械企业迈瑞医疗(300760)和细分优势器械如健帆生物(300529);药领域主要集中在生物制品和创新药,血制品渠道去库存接近尾声,疫苗正处于业绩爆发期,未来几年有重磅疫苗上市,生物制品推荐华兰生物(002007)和智飞生物(300122);创新药受益政策全流程鼓励,医保基金腾笼换鸟,龙头公司迎来创新药收获期,优选创新龙头恒瑞医药(600276)。
风险提示
药品降价超预期;行业政策风险;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