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年初至今(截至12月10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下跌20.57%,沪深300指数下跌21.07%,医药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0.5%,涨跌幅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分阶段来看,医药板块1月底至2月初跟随沪深300指数大跌,随后则大幅反弹,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出现背离,至5月底,医药板块走势达到最高点,随后则跟随沪深300指数下跌。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医药板块走势波动较大。子板块方面,截至12月10日,医药6个子板块均以下跌报收。其中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板块跌幅较小,分别下跌11.83%与12.33%;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跌幅较大,分别下跌26.33%与24.99%,各子板块市场表现分化较大。估值方面,截至2018年12月10日,医药板块整体TTM市盈率(剔除负值)为29.53倍,相对全部A股的估值溢价率为107.52%,处于近5年来的低位水平。子板块估值方面,年初至今,中药板块估值水平降幅最大,市盈率较年初(1月1日)下降23.72%;医疗服务板块估值水平降幅最小,市盈率较年初仅下降7.51%。
医药行业运行情况
2018年1-10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80.6亿元,同比增长13.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553.9亿元,同比增长10.4%。具体来看,今年2、3月份医药制造业营收和利润出现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原因在于年初流感因素影响及制药企业“低开”转“高开”所致。随后,医药制造业营收和利润增速缓慢下滑。从支付端来看,我国医保基金今年1-10月份收入增速再次不敌支出增速,医保基金持续承压。从政策端来看,“4+7”城带量采购集中试点等举措将加快我国医药行业转型升级。从审评端来看,我国药物审批速度持续加快,药品审评审批大量积压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总结
我们对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共计263家上市公司(扣除ST长生及部分次新股)的三季报业绩进行了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层面业绩整体要好于行业层面,这体现出上市公司作为细分领域内的龙头,表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呈现提升的态势。同时,各子板块头部公司业绩表现更佳,证明行业内各子板块市场集中度在不断向龙头企业靠拢。
投资策略
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在近年来鼓励医药产业创新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们认为我国创新药领域已迎来发展的春天,建议关注国内领先的创新药企业:复星医药(600196)、长春高新(000661)以及沃森生物(300142)。同时,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4+7”城市药
品集中采购试点等医改举措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朝龙头企业靠拢,一些生产经营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的药品生产企业生存将会越来越艰难;而生产经营规范、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则将会在医改中受益。因此,我们看好医药行业内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科伦药业(002422)、凯莱英(002821)、上海医药(601607)、安图生物(603658)、鱼跃医疗(002223)、美年健康(002044)及爱尔眼科(300015)等企业的发展。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企业产品上市慢于预期,企业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大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