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965.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3.52%;
营业收入为12.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1.56%;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较上年同期增6.67%。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69.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12.83%;营业收入为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8.20%;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观点:
1.传统业务进入景气通道带动业绩增长
2018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1.56%,占公司总营收69%的油气装备和工程机械业务持续复苏,是业绩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2018油价一路上行,OPEC原油价格从60美元/桶上升至84美元/桶,增幅达40%,油气价格上行使得油气企业投资意愿更加强烈。受益于基建投资回暖,工程机械销售在2018年持续旺盛,前三季度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销售同比增长43%、28%、23%。
公司定位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在油气装备、工程机械领域深度绑定艾默生、卡特彼勒等世界500强巨头,最大程度受益于行业复苏,实现了业绩稳步提升。
2.前期大量研发投入即将转化为业绩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支出为1.0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94%,同比增长116%,主要是对燃机及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高温热端零部件、金属材料高效加工新工艺、阀门零件数字化复合加工技术、核动力主设备金属保温层技术、高温合金等轴晶制备技术等研发支出增加所致。“两机叶片”作为公司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推进。目前正在推进的研发项目包括:
1)2017年7月开始的“高温合金等轴晶零件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18年8月完成产品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
2)2017年7月开始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单晶及定向柱晶叶片控形控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计划于2018年12月完成产品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
3)2016年4月开始与子公司德国SBM公司共同开发输出功率分别为130HP和160HP的涡轴发动机、起飞重量分别为450kg和700kg的直升机,计划于2022年12月完成产品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
前期大量研发投入增加了管理成本,2018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7.5%,同比增长1.77pct,期间费用率的增长是净利润增速慢于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随着两机叶片的产品研发完成,以及燃气轮机叶片进入GE供应链后开始批量交货,期间费用率将逐渐下降,并实现高温合金叶片销售逐渐放量,增厚营收和利润。
3.研发费用新规利好公司利润增加
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发文,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费用化的研发费用,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原50%)在税前加计扣除;资本化的研发费用按175%(原150%)在税前摊销。
此新规对公司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企业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抵扣份额增长将减少所得税支出,我们测算新规将增厚公司净利润在5%以上。
4.多元化核电产品贡献业绩弹性
公司深耕核电装备制造多年,逐渐将产品从传统泵阀铸件、支承件拓展至主泵泵壳、金属保温层、中子吸收材料、爆破阀阀体等,实现了价值链延伸,并且公司供货已涵盖“华龙一号”、CAP1400、AP1000等主流机型,具有非常大的覆盖面。
基于多元化的核电产品线,我们测算公司单台核电机组可供订单额可达3亿。首堆AP1000三门1号已于9月21日投入商运,新一轮核电新项目开工即将到来,公司作为具有多年核电供货业绩的设备制造商,将受益于核电新项目开工实现订单量增长,为公司业绩提升贡献充足的弹性。
结论:
公司传统油气装备、工程机械业务重回景气通道,新兴的两机叶片及核电装备业务发展空间巨大,业绩拥有非常强的成长性,前三季度已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相比2017全年归母净利润0.6亿,2018年将出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4亿元、21.1亿元和2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74亿元和2.2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24元、0.4元和0.51元,对应PE分别为39、23、18。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高温合金叶片研发和销售不及预期、核电新项目审批不及预期、汇率出现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