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2018 年三季报实现收入20.4亿(+22%)、归母净利润7.6亿(+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8 亿(+19%);2018Q3 单季度实现收入8.3 亿(+28%)、归母净利润3.1 亿(+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 亿(+56%);预告2018 年归母净利润8.2-11.1 亿,同比增长0-35%。
业绩延续高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三季报业绩增速靠近预告上限。单季度来看公司业绩持续加速增长,显示血制品行业持续改善超预期。血制品行业逐步复苏,再加上四价流感疫苗Q4 显著放量,业绩将持续高增长。血制品盈利能力逐步恢复,母公司(血制品河南工厂)的毛利率从一季报的59.71%提升至三季报的63.47%,净利率也从42.43%提升至44.40%,估计一方面是因为血制品价格基本稳定不再下滑,另一方面是因为规模效应扩大。
四价流感疫苗放量有望增厚业绩。2009 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国家紧急批准相关疫苗上市。2009年其他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为3787万人份,H1N1甲流疫苗当年获批后批签发量即达到7510万人份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华兰生物批签发数量约为2974万人份。参照历史经验,2018年四价流感疫苗已经获批,预计年底将出现爆发。目前市场上只有华兰生物能够供应四价流感疫苗。从量来看,近年来流感疫苗年平均批签发量为2700万人份,保守估计华兰生物的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能达到1000万人份。4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为108元和128元。Q4随着接种高峰期到来,四价流感疫苗放量有望增厚业绩。
血制品长期需求持续存在,行业拐点有望到来。从供需格局来看,2017 年PBD 样本医院数据显示白蛋白、静丙、纤原、8 因子的终端销售增速分别为8%、9%、36%、40%,分别高于批签发增速约8pp、14pp、43pp、23pp,表明血制品需求仍然保持旺盛,随着学术推广力度加大+基层医院开发,血制品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从上市公司报表数据来看,血制品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应收账款增速大幅度放缓,表明公司营销渠道逐步理顺、去库存成效逐步显现。销售人员基本到位已开展学术活动,销售费率向上增长空间不大。随着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和销售费率基本稳定,净利润增速有望回升,迎来行业和公司业绩拐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1.05 元、1.29 元、1.57 元, 对应PE 分别为33 倍、27 倍、22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行业政策或发生变动的风险;血制品竞争激烈或导致降价的风险;四价流感疫苗销售低于预期的风险;药品或疫苗生产质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