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8月13日央行公布数据,7月M2同比增长8.5%,预期8.2%。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低于预期的11000亿元。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预期12750亿元。
点评:
社融增量继续不及预期,转表压力减缓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环比少增3425亿,同比少增1242亿元。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从增量结构来看,表内信贷同比大幅增加,非标融资继续减少,债券新增融资环比继续改善。表内信贷方面,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370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73亿元,同比多减560亿元。非标融资方面,委托贷款减少950亿元,同比多减111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92亿元,同比多减24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707亿元。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净融资2237亿元,同比少384亿元;股票融资175亿元,同比少361亿元。
从存量结构看,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8.9%,同比高1.6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3%,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7%,同比低1.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4%,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1%,同比低0.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3%,同比低0.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7%,同比持平。
7月新增社融不及预期,但融资结构继续改善,表内融资的比重持续上升。当前社融规模增量仍处回落状态,主因表外转表内仍有阻碍,直接融资量同比大幅少增,但债权融资在利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正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表外转表内通道紧张局面有所改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与非标融资同比少增数额差距减至819亿元,为近期新低,这也反映了资管新规细则落地后,非标压力缓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