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维持在个位数运行,引发市场对于消费疲软的担忧。按照消费属性不同,我们可将社零分为四大类:基础性消费、升级类消费、与地产周期相关的消费品及其他项。影响社零的因素有多方面,如收入、人口变动、物价等。作为反映最终消费的重要指标,社零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速呈现同步性,但两者存在四点差异。1-7月份,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7.3%,比整体社零增速表现更差一些。相比去年同期,基础性消费中的汽车类和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升级类消费中的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中西药品类,与地产周期相关类消费均有明显回落。结合权重看,拖累作用最大的是汽车类消费。我们预计2018年全年社零增速为9.2%,相比17年下降1个百分点。不过,目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缺乏服务消费统计,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指标对于最终消费的指征意义。
实体经济观察:1)下游:“销售”与“拿地”反向波动,汽车需求稳步回升;2)中游:价升量平;3)上游:大宗商品仍有上涨趋势;4)物价:食品价格上涨势头有所减弱。
流动性跟踪:1)资金面:净投放量下降,逆周期因子重启;2)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回落,流动性充裕;3)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为零,发行利率整体回落。
利率债市场回顾:1)一级市场:地方债集中发行,国债发行量明显下滑;2)二级市场:利差走阔。
一周要闻:1)新个税法规定: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2)人社部暂停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3)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全文发布。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波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