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加9.02亿元,增幅28.7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加1.59亿元,增幅43.5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77元,同比增加0.17元,增幅28.33%。
观点:
产品价格上涨助力业绩释放。公司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循环式化工企业,目前拥有焦炭产能2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30万吨/年,炭黑产能30万吨/年,白炭黑产能6万吨/年,甲醇产能20万吨/年,山梨酸产能1.2万吨/年。报告期内受焦炭、炭黑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28.74%,其中焦炭板块实现收入17.78亿元,同比增长1.73亿元,增幅10.8%;炭黑板块实现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29亿元,增幅高达47.24%,两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5%,是公司收入来源的主要产品。
打造“3+3”循环经济产业链,树立产业升级典范。公司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出发,着手布局循环经济,以煤炭为原料、炼焦为基础、煤气为载体,打造区别业内其他企业的“3+3”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原料和能源的双循环,具体表现一是生产产品为下道工序的原料,实现了链条的纵深延伸;二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回收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未来随着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的进一步体现,公司毛利率水平有望继续保持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得到持续增强。
“蓝天保卫战”下,焦化格局持续向好。临近“蓝天保卫战”,焦化和钢铁作为两大重污染行业,预计环保限产力度将继续加强,两者产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尽管焦炭需求也面临钢铁产量缩减的威胁,但考虑到焦化企业集中度较差,大多为民企,过去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在本轮环保限产中焦化行业受到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在下游钢铁盈利持续向好和油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我们预计焦化行业盈利中枢有望继续上移,看好焦炭板块对公司业绩的贡献。
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打开未来空间。公司计划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建设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额20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与8X6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项目、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预计2020年6月底前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联产26万吨/年丙烯腈及10万吨/年MMA装置、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装置。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打造的“3+3”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8亿元、89.25亿元和103.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6亿元、13.13亿元和17.9亿元;EPS分别为1.68元、1.94元和2.65元,对应PE分别为10X、8X和6X,首次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焦炭价格大幅下跌,炭黑价格大幅下跌,宏观经济下滑,在建工程进度不及预期,小非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