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8/15晚公司发布2018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5.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2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7.25%。
主要观点:
1、百货拖累主营增长,业态调整助力超市高增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25%,其中百货(含家电)业态营收同比增0.1%;超市业态营收同比增7.82%。主业转型期公司持续优化自身经营结构,百货业态直营占比提升至42.5%,但受到行业增长减速和主业转型期双重影响,百货业在二季度显著拖累公司业绩。从门店店效角度分析,上半年百货业同店下降2.13%,受地产政策影响,百货业态中的电器销售下滑4.95%。
与此同时,超市业同店增长7.82%,在新开11家,闭店7家的业态整顿过程同时,生鲜便利、新业态和模式的探索都是促进报告期内超市业同店高增长的核心因素。伴随居民对生鲜消费,以及合肥为主的安徽地区对于优质生鲜的较高需求,预计超市业增长在今年下半年仍将持续。
2、提费左右毛利水平,营业外收支影响净利增速
报告期公司销售费用增长5.92%,管理费用增长4.13%,均大幅高于营收(3.25%)增速。我们认为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二:1)业态转型期公司加强对于门店和商品的宣传活动;2)百货及电器行业增速趋缓或面临负增长,期间对于营销服务的需求力度大幅提升。同时,公司营业外收入下降800万,营业外支出上升255万,合计对于净利润造成较大拖累。
3、行业增长持续性存疑,关注安徽地区居民消费变化
伴随6-7月社零及50大增速的回落,市场对于百货业增速存疑,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估值水平。同时,房地产政策短期暂无松绑空间,对于地产后周期的白电的负面冲击预计短时间仍将持续。在这一背景下,左右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心则是安徽地区居民消费的变化,包含从总量上(二胎、收入)和偏好上(消费杠杆率)两方面的潜在增长.
结论: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29元、0.32元和0.34元;对应当前收盘价的PE依次为18.30、16.95和15.94倍,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业态调整期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