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利润增长翻倍,积极扩产紧跟市场需求:公司上半年实现锂电材料业务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95.22%;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14.99%。受益于动力电池领域高速发展,锂电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巨大,公司现有产量供不应求。公司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加快产能布局,目前已启动江苏当升三期工程,将为公司新增1.8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产能,同时开展江苏常州年产能达10万吨的高镍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其中首期规划年产能5万吨。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未来业绩放量可期。
新品研制进展顺利,推向市场享受技术红利: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为0.51亿元,同比增长40.35%。报告期内,公司集中火力进行高镍多元材料新品研发,目前已形成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单晶形貌且性能稳定的多系列高镍产品体系。其中高镍动力NCM811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技术优势明显。动力NCA材料完成中试工艺定型,预计年内批量上市。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下一代锂电正极材料研发工作,目前已在进行固态锂电材料和富锂锰基材料的开发工作,完成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广受好评,未来产业化后有望享受技术红利。
聚焦优质客户,打造高端供应链:在动力锂电领域,公司积极应对补贴政策变化,以占领高能量密度乘用车市场为锚,针对高端软包、方型电池客户,重点推广动力多元材料。同时积极推进与特斯拉、大众、宝马等国际客户合作,其中部分车企配套动力电池已通过认证并开始导入公司动力型正极材料产品,预计于2019年逐步放量。在储能锂电领域,公司加大与三星SDI、LG化学等大客户的合作力度,稳固占据国际储能高端供应链,储能多元材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在小型锂电领域,公司顺应多元材料替代钴酸锂变革机遇,推出多款小型多元材料,产品销量增长迅速。公司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打造高端供应链,稳固了公司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聚焦优质客户战略也使公司更容易控制销售费用,提升盈利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18、19年净利润分别为2.65、4.09亿元,EPS分别为0.61、0.94元。当前股价对应2018-2019年PE分别为38和2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