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33%
2018年H1公司实现收入42.88亿元(YOY+11.31%);归母净利润4.66亿元(YOY+37.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3亿元(YOY+18.58%);毛利率为24.45%(YOY-0.75pct)。Q2公司实现收入24.74亿元(YOY+6.90%);归母净利润3.16亿元(YOY+23.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8亿元(YOY+6.48%);毛利率为23.17%(环比下滑3.03pct)。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带动锂电材料业务增长
2018年上半年,数码市场发展总体平稳,IDC数据显示,2018年1-6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76亿部,与去年同期下滑2%。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1.2万辆,同比增长111.6%,成为上游锂离子电池材料增长的最主要动力。2018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实现收入33.48亿元,同比增长15.00%,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销量分别为10057/14650/4170吨(YOY+2%/-4%/+123%)。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服务/服装/业务实现收入0.42/4.29/3.75/亿元(YOY-38.13%/-13.75%/+24.97%)。
正负极材料齐扩产,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强
公司植根锂电池材料产业近二十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综合产能及产销量规模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负极材料成品产能6万吨,电解液产能3万吨。10万吨高能量密度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1万吨已于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随着产能的提升以及产品高镍化发展,正极材料业务有望迎来增长新动能。内蒙古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规划,其中一期6万吨项目已于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随着项目的推进,公司负极材料市占率及市场竞争力有望得以提升。同时公司在高镍三元和硅碳负极路线持续研发投入,未来业绩可期。
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1、0.91和1.13元(原预测为0.85、1.08和1.34元),当前股价对应2018-2020年PE分别为22、20和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