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评级上调情况:截至2018年7月31日,评级公司对87家城投债发行人进行了100次主体评级或展望上调。鹏元资信上调次数最多,达到28次,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分别上调了18次和16次,而去年同期上调评级次数最多的大公国际今年仅上调了9次。
主体评级上调原因分析:地方宏观经济上行及政府大力支持是发行人评级上升的重要原因。在100次主体上调评级中,有88次评级上调出于经济发展的因素;有89次评级上调考虑了政府支持的因素。除了宏观方面的因素,评级公司对于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也是相当的关注,这些关注因素包括企业的营业收入、企业担保人的实力、是否具有垄断地位、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等。
主体评级下调情况:截至2018年7月31日,共有8家城投主体评级或展望被下调,云南路桥今年被连续2次下调主体评级,2月份时东方金诚将其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A-、7月份又跨等级大幅下调至A,龙翔集团同时被2家评级公司下调评级展望。联合资信下调5次,鹏元资信和上海新世纪目前仍无下调评级事件发生。
主体评级下调原因分析:评级公司下调主体评级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总量偏低、财政收入下降、营业收入下滑、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资金回收速度慢/资产质量差、有息债务规模较大、期间费用占比较高、对外担保比率较高等。从不同下调原因分析,评级公司对城投企业的营业收入、有息债务规模、资金回收速度及资产质量相当关注,尤其是资金回收的不确定性可能直接导致评级下降。
债项评级调整情况梳理:截至2018年7月31日,共有193只城投债债项评级被上调,其中有121只城投债对应的61家发行人被评级公司上调了主体信用等级,其余72只债券并未上调主体信用等级。未上调主体评级的债券,其债项评级上调的原因为担保人主体评级上调、增加外部担保、或担保人实力雄厚。
城投债评级变动总结:1)宏观经济状况仍为调整评级的重要参考因素:区域经济稳定增长可以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信用水平。2)城投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成为关注点:随着城投平台转型的不断推进,城投公司评级调整的侧重点会更加偏向企业自身经营能力。3)城投企业评级框架面临调整:评级公司面对财政部23号文的约束,在此次评级密集调整过程中表现得更加审慎,城投企业的评级框架面临调整。
风险提示:1)地方债务严监管导致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支持减弱;2)城投公司转型加速,信用资质明显分化;3)金融监管超预期致使债市利率水平大幅上行,城投公司再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资金链进一步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