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也被称为大规模资产购买,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中长期国债或其它金融资产等方式实现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行为。
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背景通常是: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的条件下,经济仍无法实现有效复苏,传统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失效,无法通过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手段为经济提供进一步的刺激。相关的理论主要有零利率下限和流动性陷阱。
美国的量化宽松之路: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为提振经济,美联储连续多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利率降到0-0.25%的历史低点。但在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倒闭引发连锁反应,一大批金融机构的倒闭浪潮使得次贷危机变得不可控制,危机向世界各国蔓延,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利率已经降至超低区间,传统货币政策无法奏效的情况下,美国于2008年底开始推出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刺激。
日本的量化宽松之路:日本可以说是最早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相继破灭,为了刺激投资和消费,日本央行在1999年2月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以对抗国内的通货紧缩。但在短暂提振经济之后,零利率政策的效果逐渐弱化,为了进一步提振经济,日本央行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这也是世界量化宽松政策的先驱。
随后,在经济逐渐转好情况下,日本央行于2006年暂时停止量化宽松。但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日本央行在2008年12月重新开始量化宽松政策。在2013年,日本央行进一步实施QQE 政策。
英国的量化宽松之路: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在2009年3月以降息及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为标准开始了其第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但一开始的购买计划规模不足以刺激经济,通胀率始终在低位徘徊,英国央行不得不多次提升购买计划规模。此后,2011年英国央行开展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
随后,2016年8月的脱欧决议使得英国经济再受冲击,为减轻脱欧带来的影响,英国央行决定再次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
欧元区的量化宽松之路:在金融危机后,由于欧元区独特的政策体制以及各方协调问题,传统的货币政策一直都是欧元区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欧洲央行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尽管存款利率已达到负值,但经济始终不振,在通胀和失业率的双重压力之下,欧洲央行于2015年1月正式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欧元区也是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最迟的。另外,由于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欧元区的量化宽松目标还包括了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