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观点:
1、按照传统经典的利率平价理论,利差可以决定汇率的变化。如果中美利差过小,那么人民币对美元面临贬值压力,进而会引发资本外流,导致中国外汇储备消耗。这可能是一个较为流行的说法。
2、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走入双向浮动。中美利差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解释非常弱;
3、相比于利差解释人民币汇率,美元指数变化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更加相关,而且美元指数中并不含有人民币成份。即便考察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利率平价的解释性也是很弱的。
4、利率是单一经济体自身经济基本面变化的镜像,那么汇率这个金融价格就是两个经济体相对经济基本面变化速度的镜像。
5、利用利率平价解释汇率在效果上不如直接从经济基本面出发来进行解释。如上所述,汇率是两个经济体基本面相对变化的镜像。中国经济相对于美国更好,则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反之则贬值;欧洲经济相对于美国更好,则欧元对美元升值,美元指数下跌;反之则欧元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上涨。
6、“三元悖论”的本质就是“两难选择”。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需要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之间进行两难选择。对于小经济体而言,比如新加坡、香港,都基本放弃了货币政策独立性,而一个大国经济体是不可能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允许汇率市场化的双向波动,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一个基本的选择,因此不应该过多的考虑两国利差对于汇率的影响。
7、淡化利差吧,基本面差异才是汇率决定的根本!每个经济体的运行趋势并不完全合拍,因此也会存在货币政策的分歧,日美、欧美货币政策早已经出现了分歧,中国货币政策根本没有必要非与美国货币政策同拍,如果在经济增长出现差异时期,为了保持利差非要追求货币政策的同拍,那么毫无疑问,你的汇率会体现出与利率平价理论截然不同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