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业绩改善,超250家企业净利润翻倍。
截止2018年4月15日,创业板共719家公司全部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中小板共439家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披露比率48.67%。从2018年一季报披露情况来看,2018年,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创业板(不计乐视网和温氏股份,后同)2018年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36%,比2017年1季度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中小板2018年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47.84%,比2017年1季度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在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共有253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速超过了100%,占中小板和创业板全部披露公司的比例超过20%。其中创业板142家,中小板111家。
电子元器件引领中小板,传媒、化工、医药增速贡献大。
2018年1季度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速居前的行业为传媒、家电和建材,中小板行业中,电子元器件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了2058.75%,远高于中小板整体增速,建材行业和电力设备位居中小板净利润同比增速的第2和第3;根据行业净利润对板块整体增速贡献率(行业净利润增加值/板块净利润整体增加值)来看,创业板中,传媒、基础化工和医药位居前3,对板块净利润增速贡献率合计超过66%。而中小板中,电子元器件仍然引领所有行业位居第1,贡献率达到32.65%,医药、建材、基础化工和钢铁位居前5,合计达到75%。
较大规模企业业绩表现突出根据公司市值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企业的规模进行划分,2018年1季度,较大规模的企业(100亿元以上)同比增速明显高于100亿元以下规模的企业。在创业板中,200亿元以上企业增速最高,在中小板中,100~300亿元规模企业增速最高。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净利润增速超预期,行业迎来改善的标的。
1、目前,中小创企业业绩明显改善,尤其是传媒、医药、化工、电子等行业。
2、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所有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业绩确定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
风险因素:经济增速不达预期,资金面紧张带来的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并购企业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