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税开征,将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4月1日是中国环境保护税征收首日,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深总监张理当天从上海浦东新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上海市开出的首张环境保护税税票。这也是中国首张环境保护税税票,标志着环境保护税在中国顺利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先排污费实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为促进各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增加环境保护投入,环境保护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环境保护税还以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税额下限,规定大气污染物税额和水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和1.4元,地方政府可在此标准的10倍范围内进行调节。
除了辽宁、吉林、甘肃等10个省份外,我国近2/3省市调高了应税污染物税额标准。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普遍对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确定了更高的适用税额。其中,北京、天津市应税大气污染物适用税额分别为每污染当量12元、10元,应税水污染物适用税额分别为每污染当量14元、12元;河北省将主要污染物税额标准按地域分为3档,分别按照环保税法规定的最低标准的8倍、5倍和4倍执行,其他污染物全省执行统一标准。京津冀周边省份也执行较高税额标准。如河南省应税大气、水污染物适用税额分别为每污染当量4.8元、5.6元,为环保税法规定最低标准的4倍。
目前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共识别认定环境保护税纳税人26万多户,实行“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环保税的开征对于环境保护和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都有深远的、长期的正面影响,而近期内环保成本的提高会推动生产过程高污染类化工产品的价格上升,在需求侧没有相应刺激因素出现的情况下,价格的提升会对需求端有一定的抑制。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