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低于预期系业务转型,盈利性提升+资金面改善。1)公司2017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25.72/3.12亿元,分别同增4.7%/13.2%。伴随公司业务转型,资源更多向智慧医疗聚拢致使智慧交通业务营收同比降-72%,尚处转型阵痛期中营收/业绩均低于预期,预计未来公司业务布局合理化后,业绩增速中枢有望抬升。2)①公司2017年毛利率为32.53%同比+2.04pct,系高毛利率智慧医疗(36%)/智慧建筑业务(28%)营收占比提升16.61pct拉动所致。②三费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受业务拓张需求带动,销售费率上升幅度较大约0.9pct,总体期间费用率上升1.18pct达16.23%,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基本持平。③毛利率上升趋势下净利率上升0.93pct至12.96%,盈利性略提升。3)应收账款为17.6亿,同增14.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230.58天(+28天),但受销售款及承兑票据到期托收金额影响,收现比提升10pct至91.86%,经营性现金流2.1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上年为-0.15亿)达历史最优水平。
订单高增+三大投资,提升未来业绩:1)公司坚持“做大智慧医疗”战略,2017年智慧医疗业务营收9.15亿元,占比总营收增加4.07pct至35.57%,为第二大业务,2017年新签智慧医疗等PPP项目总额约22.7亿元,订单营收比达2.5倍。2)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2017年研发投入达1.05亿元(+14.33%)。3)公司采取股权投资、设立产业基金、保险公司全方位完善智慧城市产业链布局。4)公司依托深圳总部,深耕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4月投资设立雄安达实全资子公司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津京冀和北方市场打开想象新边际。
投资建议
考虑到今年业绩不及预期,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18/2019年EPS分别为0.20/0.25元,下调公司6-12个月目标价位至6元,对应2018/2019年PE分别为30/24倍。
风险提示
创新商业模式管理风险,公司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