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压力有多大?2016年底,金融去杠杆周期开启,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并且中枢不断抬升,进而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存在两条路径:一是债券市场,二是信贷市场。我们从利润侵蚀的角度分析融资成本上升给企业造成的压力有多大。2017年工业企业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了6.5%,拖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27个百分点,相较于2017年全年21%的利润增速,影响较小。结构上看,融资成本上升对于私营企业的负面影响比国有企业更大。在表外回归表内过程中,由于银行信贷额度紧张,贷款利率易上难下,私营企业可能面临融资成本上升和融资可得性下降的双重困境。随着利润增速放缓,利息支出等财务费用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相关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实体经济观察:1)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大幅上升。2)中游:水泥价格小幅回升,钢材价格持续下降。3)上游: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降,发电厂煤炭库存小幅上升。4)物价:菜、肉、水果价格下降,鸡蛋价格上升。
流动性跟踪:1)资金面:本周公开市场投放500亿元人民币,回笼1600亿,净回笼1100亿。人民币汇率走高116bp,升至6.2733;2)货币市场利率:本周隔夜SHIBOR和一周SHIBOR分别上升14.7和5.5个bp,R007和DR0007分别上升32.6和27.4个bp;3)同业存单:本周同业存单总发行量2682亿元,总偿还量4070亿元,净融资额减少1388亿元,1、3、6个月的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下跌15.1、18.0和4.4个bp。
债市回顾:1)一级市场:本周利率债发行1450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00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431亿元,政策银行债发行最多,为919亿元。总量方面,本周利率债净融资额减少855亿元。2)二级市场:本周国债收益率总体小幅上行,尤其是5年期国债,上涨4.1个bp。
短期利率债收益率总体呈现上涨态势。国开债收益率下跌幅度较大,5年期国开债跌幅达7.75个bp。
一周要闻:1)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下发,七大行业入选,试点企业应符合境外上市、市值不低于2000亿或未在境外上市、市值不低于200亿两大估值门槛。2)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大幅减轻企业税负。3)习近平主持召开深改委会议,通过深化自贸区改革开放、设立上海金融法院以及规范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指导意见。4)国办印发《管理办法》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定价标准。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波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