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经济:川普贸易战靠“李斯特”撑腰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张文朗 2018-03-2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川普不顾国际社会抗议,一意孤行,瞬间挑起全球贸易战,到底是“心血来潮”还是老谋深算?贸易摩擦将烟消云散还是可能再次升级?贸易摩擦影响会有多大?我们认为川普贸易保护主义或不是简单的“头脑发热”, 背后或是美国学派的“李斯特主义”抬头。如果说川普降低贸易逆差是明修栈道,那么打击他国科技产业或是暗度陈仓,贸易摩擦或难避免,短期烟消云散不容易。

“李斯特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相对落后国家要通过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发展本国工业,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理念对美国、德国、日本甚至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川普对外提高关税和对内降低企业税, 似乎也是李斯特“对外国家干预、对内自由主义”理念的体现。美国的精英阶层吸取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自由贸易主义导致工业力量持续衰落的教训。而2000 年以来,部分受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越发严重,中产阶级萎缩,加上次债危机冲击,美国各阶层的收入中值甚至下滑。川普认为国家利益受损,美国的“衰落”已经出现征兆,于是美国“李斯特主义”DNA 又似乎开始发挥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川普名义上针对贸易逆差,但科技产业或许才是其“暗度陈仓”的目标。如果说传统制造业是李斯特时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那么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作为对美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还在科技层面有长足进步,似乎成了川普的“心病”。按照李斯特主义,美国或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科技产业间的自由竞争以及对外出口, 但加重技术类产品进口壁垒,对电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等高技术封锁也将更为严格。从限制高技术产品进口、维护美国制造业以及降低贸易逆差三个角度来看,美国可能提高中国电子电气及其他高技术产业, 化工、钢铁、有色、机械,纺织服装、塑料橡胶制品的关税。

川普的“贸易战”最终能打到多大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贸易战”对美国自身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进展。经过二三十年的金融与贸易自由化,全球生产链与价值链大大延长。1990 年代之后由于技术进步和贸易壁垒不断降低,全球价值链不断扩展,国外附加值与全球出口的比重从1990 年的17%左右上升到2015 年27%左右。如果把多重效应考虑进去,贸易冲突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可能被国际市场低估。从这个角度来看,川普最终能把贸易冲突搞多大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贸易摩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或小于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冲击,股市风险增加,但也酝酿着机会。中国希望通过理性方式解决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今年要搞首次进口博览会,增加进口。我国也会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尤其是服务业的准入。对资本市场的含义是,贸易摩擦风险加大,无风险利率可能因此而受到压制,但信用债收益可能被推高,股市波动加大。但如果国内增加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将利好相关行业,而扩大开放也会带来投资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