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的出国游已相对成熟,渗透率(2016年/26.5%)与国际发达国家看齐:一线城市出国游占全国出国游人次接近50%,由于非一线城市的增速较高导致比重逐渐下滑。从出国游渗透率角度来看一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对较高(2016年26.5%),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渗透率水平看齐(2016年日本13.5%,美国24.8%,韩国43.7%,澳大利亚32%),除韩国地区由于国家国土面积、物价和文化水平导致出国游渗透率处于世界前列,对标日本及澳大利亚来看一线城市出国游市场较为成熟。
二线城市的渗透率对标一线城市存在一倍的空间,按照经济水平和GDP 增速而言未来五年的出国游增速保持在20%以上:所选取的一二线城市的出国游和出国跟团游达到全国的60%以上,但非一二线城市的占比逐渐提升。
对比一线城市的出国游渗透率来看二线城市存在一倍的空间(26.5%VS10.8%);从出国游的发展路径来看,游客从全跟团游→半自助→自由行是相对正常的过程,其中跟团游和半自助游均涉及到旅行社产品。
二线城市的出国游渗透率和人均跟团出国率预示二线城市提升空间大。
非一二线线城市的出国游渗透率相对较低,跟团游比例相对较高:一二线城市的跟团游占比相对于非一二线城市而言较低。三四线城市凭借其人口优势约占到全国跟团出国游的33%,但渗透率相对较低,仅为1.5%,跟团比例达到98%。三四线城市的人口红利能够为出境游提升增量客源,目前出境游的主力群体是一二线城市居民,出游频次相对较高,未来增加出行的旅游意愿将有所下降。未来随着三四线人均收入的提高,这部分群体的出境需求将会被释放,成为未来出境游发展的增量部分,为未来4-10年出境游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18年权重较大的目的地有望实现复苏,中欧中加旅游年的带动和东南亚日本的复苏能够带动整个出国游增速恢复到20%以上:中国的出境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收入水平、航空布局及签证中心能够支撑出境游长期趋势。从目的地角度来看韩国17年受萨德影响明显,18年假设韩国目的地持平的情况下出国游增速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从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目的地的数据占比来看假设韩国18年持平,中欧中加旅游年的带动和东南亚日本的复苏能够带动整个出国游增速恢复到20%以上。
境外目的地的景气度受到安全和政策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放缓导致出境游市场低速增长;人民币贬值导致国内出境游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批零一体化和线上线下整合程度不及预期;OTA 线下化对企业自身的冲击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