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区域调研报告:制造业:真回暖还是假繁荣?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张文朗,黄文静 2018-03-0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制造业谜雾重重,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要了解真相需实地调研。

在持续走低一段时间之后,制造业投资于2017年12月绝地反弹。这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弹,市场对此莫衷一是。传统视角主要从需求端看行业的短期变化,但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使得传统分析充满挑战。在行业洗牌如火如荼、新现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只看数据容易误导,实地微观调研非常重要。我们于2018年2月对东部某市工业园区、地方政府与银行零距离接触,借此揭开制造业的迷雾。

行业洗牌如火如荼,制造业的需求总体上尚未明显好转,但行业差异大,高新技术产业需求较好,但传统制造业情况仍相对不妙。部分企业的需求确实好转,但并非由于蛋糕本身自发增长,而是各有特殊原因,比如基建推动、油价上升、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自身营销改善。医药得益于大家对健康的关注而平稳增长,而受益于“煤改电”的空气能热水器企业销售收入和净利增长2017年翻一番;人造革、汽摩配、化学制品等传统制造业反映市场总体需求并没好转,但环保、安监政策导致“低小散”企业倒闭使订单转移到大企业;有的企业出口有所好转,背后既有外需求改善,也得益于企业海外营销能力提升。

从供应端来看,原材料涨价叠加环保成本上升,对传统制造业利润挤压较为明显;但在行业洗牌的大背景下,向上游拓展的企业、有议价能力的企业受到影响较小。比如,人造革企业表示需求未改善、技术革新有限,当前新增成本中环保成本占了一半左右,对利润挤压严重;而自己设立配件车间的空气能热水器企业并未受原材料涨价影响;“低小散”企业倒闭后导致需求转移的行业,溢价能力较强,涨价可以向下游传导;一家插座企业利用加成方式转移原材料涨价,另外一家汽配企业则试图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降低原材料涨价影响。

从融资状况来看,制造业的资金需求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而银行对不同企业态度分化明显,总体上仍然较谨慎,融资条件还未见明显起色。早前联保对制造业的影响还未完全消化,银行风险偏好仍低,贷款主要还是投向基建、消费贷和住房按揭,开发贷未松绑。制造业中银行偏向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和龙头企业扥制造业企业,传统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仍艰难。商业银行存在抽贷、压贷现象,但国有银行情况稍好;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但企业和行业差异较大,好的企业贷款利率上浮10-20%(有的企业利率近期还下行),一般企业上浮30%以上,抵押物缩水导致可贷资金减少。

制造业全面复苏或需时日,但升级换代酝酿结构性机会,在政府和企业多方努力下,制造业春暖花开会有时。某些行业需求平稳增长,再加上 “低小散”企业倒闭导致订单转移至大企业、环保趋严、机器换人以及更新换代设备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撑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但持续明显反弹可能性较小,预计2018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为5%左右,行业和区域均分化明显。在中央大力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被调研地区的政府机构也不遗余力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服务,打造廉洁、高效、便捷的创业投资环境。十九大之后追求“公平”或致我国金融周期见顶转向,资源分配将得到改善,制造业春暖花开会有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