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业绩增速显著,下半年业绩有望更上一层楼。正极材料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降低原材料市场紧缺带来的供应链风险。2017上半年,正极材料实现营收21.10亿元,同比上升90.65%;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提高166.67%。正极材料为公司贡献了67%的净利润,下半年将继续扛起利润贡献的重任。7月,公司不洛阳钼业就未来钴产品采贩以及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开发进行3年期战略合作,实现正极材料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控制生产成本,稳定上游资源供应,避免被上游矿源牵制。
正极材料产能规模扩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布局保障毛利率水平的稳定。目前公司正极材料产能超3万吨,17年年底前将扩产至5万吨。公司重点扩产高镍三元材料NCM532和NMC622,NCM811产能投建中。上游钴资源等供应紧张,价格高涨,公司通过年度合作、低位战略采贩等模式获得库存周转收益及成本优势。由于产品定位高端,上游成本向下传导通畅,保障盈利能力的稳定。下游客户涉及比亚迪等优质大客户,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通过高镍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布局,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结构高端化,保障产品毛利率的相对稳定甚至提升。预计全年三元材料出货量提升50%以上。
负极材料产能迅速扩张,上半年负极材料利润空间受挤压。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1.5万吨,同比上升50.82%;负极材料实现营收6.95亿元,同比增长25.07%;归母净利润约4500万元,同比上升10.31%。上半年由于需求较低,负极材料价格下滑,毛利率下滑导致营收增速进低于出货量增速。公司规划投资3.8亿元在包头打造10万吨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其中石墨化和碳化工序5万吨,原料和生料均为10万吨成品配套处理工序,意图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
环保督查导致石墨化工艺涨价,原材料针状焦价格暴涨,下半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存涨价预期。环保督查导致的停工停产,促使石墨化工序及针状焦供应紧张。目前公司已具备7000吨石墨化工序加工能力,5万吨在建。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将受益此加工环节涨价,且保障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供货。针状焦价格的上涨挤压了负极材料盈利空间。两者作用,加之下半年出货量有望大增,公司负极材料盈利能力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价格大幅下降,电解液业务表现惨淡。2017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下滑43.27%;归母净利润为-707.08万元,主要原因在于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公司目前电解液产能约2万吨,在建衢州2000吨六氟磷酸锂和20000吨电解液项目,预计2017年第三季度电解液产线将投试产,年底前六氟磷酸锂产线投试产。六氟磷酸锂的自我供应有利于降低电解液生产成本。公司加速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研发应用,以及高电压电解液的推广,通过技术优势降低成本。下半年电解液业务有望扭亏为盈。
能源管理服务发展空间广阔,光伏不储能齐发展。上半年,公司能源管理服务实现营收4.98亿元元,归母净利润2766.97万元。国内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迅速,尤利卡组件销售良好。另外,自投分布式光伏电站已并网项目,收益兑现。目前尤利卡太阳能组件自动流水线已达产,三季度光伏装机空间约为9GW,下半年业绩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公司北京中裕世纨大酒庖2.53MWH储能项目已投入运行,上半年完成了200MWH“削峰填谷”储能系统的招标工作。储能项目发展空间广阔,且劣于实现锂电池的梯次利用。
公司业务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纵向打造闭环生态。依托于锂电材料行业优势,纵向整合锂电池产业链,建立动力电池的绿色能源闭环。目前年产1.8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自动化模组及系统集成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上半年实现销售,还布局了充电桩建设和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等业务。新能源汽车电池,整车,充电桩不运营业务尚处于培育期,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已经完备,2盈利预测:预测2017-2019年公司的EPS为0.64/0.81/0.96,对应PE为33/26/22。公司锂电材料技术储备充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给予公司2017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25.6元,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达预期,新产品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