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4月29日,A股市场公司均已披露2016年年报。从整体情况来看,业绩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业绩增速高于2015年。从行业比较来看,周期股业绩基本兑现,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速下滑,但剔除外延并购后的内生增速有所上升。
板块概览:年度比较各板块业绩大幅度优于2015年,而从季度比较来看,主板和中小板业绩较三季度有所回暖,而创业板则较三季度有所下滑。从年度比较来看,2016年各板块业绩增速均高于2015年,其中主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9%(2015年为-2.5%),创业板同比增速36.9%(2015年为25.1%),中小企业板同比增速30.3%(2015年为14.1%)。从季度比较来看,主板和中小板业绩回暖、创业板继续下滑。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业绩在经历了2016年中报的下滑后,从三季报开始持续回暖,测算结果显示主板年报业绩增速比三季报高了3.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板业绩增速比三季报高了9.3个百分点,创业板则表现偏弱,呈现增速继续下滑态势;从单季度比较来看,主板第四季度单季盈利面改善,中小板强势逆袭,创业板则持续萎靡。
行业测算:有色行业精彩转身,国防军工补贴助势。从2016年年报测算结果来看,有色金属、国防军工、钢铁、农林牧渔业绩较为靓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884.1%、265.6%、131.6%、129.8%,但采掘、通信、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业绩不容乐观,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7.4%、-42.2%、-34.3%、-8.5%。 估值测算:创业板估值降至三年低位。就市盈率而言,目前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整体估值在17倍、53倍、42倍左右,虽然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估值相较于主板依然偏高,但与历史比较已经回到2014年水平,创业板估值更是降至三年以来低位,与2015年高位时150倍估值相比,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创业板具体分析:无温氏和无外延的创业板有一定含金量。在剔除温氏股份后,虽然2016年创业板年报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由36.9%下降为31.4%,但从趋势来看,剔除温氏股份后创业板业绩增速在2016年后期下滑幅度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可见温氏股份在2016年上半期业绩优异、但后半期缩水明显。在剔除温氏股份后,创业板业绩总体还是较为平稳。2016年外延并购的业绩影响有所减弱,2016年创业板外延业绩占总业绩的比重下滑到6.3%,扣除外延并购后净利润增速由36.7%降为27.9%,而将外延业绩和温氏股份一并剔除后,创业板业绩进一步下滑到22.0%。同等标准下,创业板剔除外延和温氏股份后,2013-2016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5%、9.1%、7.4%和22.0%,由此可见2016年创业板内生业绩增长还是比较强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