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7.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3.54%;扣非后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6.33%。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通用自动化板块增长超出预期。
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通用自动化、电梯和新能源汽车,此外还有两个小的板块注塑机和轨交。第一季度公司37.73%的高收入增速主要为通用自动化板块所带来,其中,通用变频器同比增长75.9%、通用伺服同比增长105.9%、控制类产品同比增长96.3%,三者合计增长了87%;电梯同比增长13%;由于补贴调整、车型重新申报的原因,新能源汽车同比下滑了38%。两个小的板块中,注塑机小幅增长,增速为13.47%,轨交由于收入确认的原因,同比大幅增长146.41%。
(二)、Q1大工控板块订单同比增长60.4%。
通用自动化、电梯和注塑机均可归入大工控板块。该板块第一季度共获得订单8.93亿元,同比增长60.4%。而大工控板块第一季度共实现收入6.67亿元,同比只增长46.3%。订单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一定程度上为二季度的收入高增长蓄力。新能源和轨交第一季度获得订单0.44亿元,同比下滑54.7%,同样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所致。
(三)、毛利率的下降和管理费用率的上升致使净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
虽然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速达37.73%,但净利润增速只有23.54%、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只16.33%。原因是毛利率的小幅下滑和管理费用率的上升。
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约46.5%,同比下降近两个百分点,原因一方面是毛利率较低的轨交产品占比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是竞争之下公司适当调整了产品价格。
一季度的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致使管理费用率提高了超过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人员成本和股权激励费用增长较快。此外,公司一季度营业外收入增长近70%,主要是软件退税增加以及长春汇通收到拆迁补偿款所致。
(四)、应收项目结构改善、积极生产应对需求放量。
资产负债表科目方面,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共减少1亿元,这有利于公司现金流的回收;此外,结构也有所改善,应收票据的占比有所提高。
存货比去年年底新增了1.25亿元,公司为了应对需求的爆发,在积极的进行采购和生产。
(五)、静待新能源汽车走出行业淡季。
三大业务板块中,一季度通用自动化板块增长超预期、电梯板块13%的增速也处于最近三年中的较高水平,只有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表现由于政策调整的原因与公司年初设定的30%到50%的增速目标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认为,进入二季度、三季度后,车企的车型调整、目录申报工作已经完成,将进入批量化生产环节,因此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会伴随行业一起,走出淡季,与通用自动化、电梯一起成就公司营业收入的高增长。
3.投资建议。
2017年,公司的通用自动化板块将深度受益于制造业的复苏,而储备多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和工业机器人也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非常值得期待。我们预计2017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75元和0.91元。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