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调整,固然与利率处于上行周期、经济未来有下行压力等基本面因素有关,但在当前时点下的调整,却也与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有关。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监管从严都将是一种常态。在这样的一种监管“新常态”下,如何顺利切换投资风格、有效配置资金、布局长线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可以把握三方面的机会:券商股、具备稳定成长性的行业龙头、被错杀的小市值次新股。
从行业轮动补涨的逻辑出发,可以重点关注低估值、有补涨需求的券商板块。
从传统意义上看,券商作为与市场行情密切正相关的板块,但2017年以来的市场反弹中,却表现出与行情负相关的特性,大幅跑输市场。从均值回归的角度看,券商板块未来有补涨需求。此外,从绝对估值上来看,券商板块也显示出较好的性价比。当前券商板块的估值接近历史底部,一半以上的券商个股估值为近两年来的最低值,已经初步具备配置价值,安全边际较高。未来市场若出现反弹,券商的安全特性叠加β值回归,应有较好表现。
从监管特点以及经济L型状况下的行业整合规律出发,可以继续关注PEG小于1的行业龙头股。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龙头仍然是今年的投资主线。监管趋严后,市场风险偏好被明显压缩,主题投资明显降温,资金向行业龙头集聚。
同时,在经济长期L型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的整合在加速,行业集中度提高。
这使得龙头公司的业绩受行业下行影响较小。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龙头溢价、强者恒强”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在当前布局那些PEG小于1的行业龙头依然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且有望继续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可以开始逐步留意被错杀的低估值、小市值次新股机会。随着监管力度逐渐加大和监管范围不断拓宽,当前次新股的炒作明显降温。在短期内,低估值、小市值次新股也存在被错杀的状况,值得布局。从估值上看,在当前创业板55倍的估值水平对照下,提前开板的次新股估值并不算贵。从市值上看,当前不少次新股的市值已经跌到30亿以下,接近壳资源市值,考虑到次新股的募投项目对于未来业绩的增厚作用,其市值是存在低估状况的。对于这样的公司,可以逐步进行长线布局。
风险提示:利率短期内快速提升促使市场再次杀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