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公司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195.58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6亿元,同比增长11.96%,扣非后同比增长19.62%。实现EPS0.25元。拟每10股派红0.60元(含税)。
利润增速较快,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与2015年基本持平,净利润增速较高略超预期。分季度来看,公司2016Q1-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速-6.18%、-3.72%、1.67%、8.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7.20%、16.92%、-3.89%、22.34%,Q4营收及净利润增速较快。从地区结构来看,公司国内收入占比94.34%,海外收入占比5.66%,2014-2016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平均为6.2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同比实现了扭亏,实现毛利4.37亿元(2015年为-2.76亿元)。
盈利能力同比基本持平,房地产及资源开发业务毛利有所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12.84%,同比降低0.28个pct。从业务结构来看,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业务毛利率分别变化-1.49、+7.14、-2.73、+20.83个pct,其中工程承包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营改增”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受公司积极开拓一二线商用及住宅项目的影响,装备制造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钢铁行业调整影响,资源开发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受多晶硅及镍价回升的影响。从地区结构来看,公司境内业务毛利率13.36%,同比下降0.49个pct,境外业务毛利率4.07%,同比提升0.06个pct。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52%,同比基本持平;销售净利率2.72%,同比提升0.44个pct。
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增加,货币资金余额达到5年来最高:报告期末,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85.59亿元,较2015年增加20.84%,达到自201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投资性净现金流为-31.92亿元,较2015年流出收窄24.11亿元。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到448.63亿元,同比增加33%,为近5年以来的最高值。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加9.24%,占营收比例31.67%。预收款项同比增加10.02%,应付账款同比增加19.90%,存货同比增加5.97%。
新签合同增速较快,海外及PPP项目成绩突出,地下管廊优势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达5024.04亿元,同比增长25.10%,其中新签工程合同额4560亿元(冶金占比10.04%,非冶金占比89.96%),创历史新高;海外新签合同额573.1亿元(冶金占比19.8%,非冶金占比80.2%),占新签合同额比例11.41%,同比增长39.5%,共有工程类驻外机构139个,分布在51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公司中标PPP项目122个,总投资2537.85亿元,带动施工合同额1750.5亿元。公司积极参与地下综合管廊、主题公园、海绵城市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管廊项目参与规模及数量优势显著:相继成立管廊投资建设公司、管廊技术研究院及管廊建设基金等,2016年新中标西安市、兰州市、深圳市等39个地下综合管廊PPP和施工总承包项目,中标项目里程508.4公里,投资额501.32亿元;新承揽的咨询、设计类项目涉及里程314.88公里;规划类项目涉及995.23平方公里。
与五矿重组优势互补,后续发展空间广阔:2015年12月8日,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进入中国五矿。中冶集团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和新中国冶金工业的奠基者,已形成世界领先的、在冶金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中国五矿强大的矿业一体化产业链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重组结构。我们看好公司在实际控制人与中国五矿重组后形成新的业务生态模式及业绩增长动力,中国五矿丰富的海外资源也将为公司扩展“一带一路”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7.8%、8.5%、9.6%,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9%、16.9%、8.4%,对应EPS分别为0.29、0.34、0.37元,维持增持-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5.80元,相当于2017年20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国内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PPP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海外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项目回款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