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6 年年报,2016 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24 亿元,同比增长25.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 亿元,同比增长28.58%;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4 元(含税)。2017 年Q1 归母净利润1500~2000 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7.64 万元,扭亏为盈。预案出资2000万美元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精立电子增资1.8 亿元,苏州精濑增资1.2 亿元。
传统优势持续,AOI 业务快速增长:2016 年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的模组检测系统实现收入2.28 亿元,占主营收入的44.14%,稳定贡献收入来源;近年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收购台湾宏濑光电重点布局的AOI 光学检测系统实现收入2.14 亿元,同比增长154.77%,占主营收入的41.50%,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空间初步打开,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业绩成长点。
面板检测设备全制程覆盖,产品品类持续扩容:公司立足传统优势后端Module 制程,逐步向前端Cell 和Array 制程渗透,目前三大制程均有研发成功的产品,目前公司cell 相关产品已经实现规模销售,Array制程的相关产品也已开发完成,是国内少有的有能力量产前端制程检测设备的公司,由于Array 和Cell 制程的设备需求是Module 的十几倍,公司未来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公司有能力提供光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产品,是检测设备领域的稀缺优质标的。2016 年公司进一步完善信号检测能力,优化平板显示检测PG 产品型号;优化前道、中道以及后道的光学检测能力,在亮度和色度快速高精度测量等关键技术领域有阶段性突破,不断推陈出新,产品品类持续扩容。
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作为面板检测龙头有望率先受益:根据公司年报,存货同比增长 90.34%,主要是2016 年末为未来订单采购的库存原材料及在产品增加所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 69.87%,主要是2016年销售收入增加,且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而回款延至次年所致。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公司与面板行业景气度的一致性,也证明了公司受益于面板行业的高景气度。近年全球面板和模组产能逐年增加,带动平板显示检测设备需求的增加。面板产能逐渐向大陆转移,多条TFT-LCD 和OLED 产线投产或在建。公司作为国内面板检测的龙头,受益于国内面板行业崛起,产品已在京东方、三星、LG、夏普、松下、中电熊猫、富士康、友达光电等知名企业批量应用,受益于“大客户”战略,订单充足有保障。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行业内产品和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及格局的稀缺性,我们给予公司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117.3 元,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5%、60%、5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1%、54.7%、44.6%;每股收益分别为1.86 元、2.88 元、4.17 元。
风险提示:AOI 设备不达预期、OLED 建设不及预期以及公司产品研发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