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近日下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为储能产业发展建立补偿机制,给予储能市场参与主体无限期待。提出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研究出台针对性补偿政策,出台纳入补偿范围的先进储能技术标准并实施动态更新,研究建立分期补偿和补偿退坡机制。建立健全补偿监管机制,严惩违规行为。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储能价格政策。
储能的市场规模,根据中关村储能联盟的测算,预计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总装机规模将达到24.2GW,常规情景下,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4.5GW。按照2015年年底中国总装机规模105.5MW来算的话,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0%。
储能示范项目已经证明其调峰调频的优势。2013年9月北京源深节能技术在京能集团内部选择电厂建设储能调频示范项目,项目投运以来,储能系统总体充放电效率达到85%以上,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达到94%以上。在石热机组AGC调节性能优化之后,3号机与储能系统的配合效果大幅提升,稳居华北电网区域调频性能最优地位,机组调频收益最高日增5倍。对于电储能系统而言,在额定功率范围内,都可以在1秒内以99%以上的精度完成指定功率的输出,综合响应能力完全满足在AGC调频的时间尺度内的功率变换需求。如果采用电储能技术,AGC跟踪曲线几乎与AGC指令曲线重合,调节反向、调节偏差以及调节延迟等问题将不会出现。针对系统的AGC调频功能,储能技术的调节能力数倍于传统机组。如果系统的功率调节需求为20MW/min,则储能的调节功率替代效果是燃煤机组的50倍。系统的调节需求越紧迫,储能技术的优势越明显。根据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仿真研究,结合加州电力市场的电源特点,平均来看,储能调频效果是水电机组的1.7倍,是燃气机组的2.5倍,是燃煤机组的20倍以上。
国内公司参与储能项目热情高涨。2016 年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大都集中在三北地区,还有实行分时电价的江苏地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有十多家进行储能的研发与市场开拓。我们预计,随着储能政策催化剂的不断落地,储能市场空间逐步打开,推荐关注南都电源(目前停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