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3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元,同比增长62.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56.33%。同时公司2017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6049.67万元-7864.57万元,同比增长0-30%。
投资要点:
华铂并表贡献超预期,公司启动剩余股权收购。
公司控股子公司华铂科技16年全年实现营收32.98亿元,受益于铅价的大幅上涨,其毛利率同比增长5.34个百分点,达到9.29%。华铂科技全年净利润达到3.79亿元,大幅超过其2.3亿元的业绩承诺,其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达到1.93亿元,较去年增加1.23亿元,与上市公司16年1.26亿元的业绩增量已基本相当,是公司16年业绩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公司于2月3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铂其余49%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华铂科技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公司提供显著的业绩增量。
政策震荡期完善产品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有望重上正轨。
16年公司的动力锂电池业务由于受到相关政策变化的影响,全年仅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增长80%,除去一季度的1.29亿元,后三季度总营收不到1亿元,表现显著低于预期。但在政策震荡期,公司积极进行动力电池产能的建设以及相关产品的布局:目前公司动力锂电池产能达到1.7GWh;参股孔辉汽车和控股智行鸿远,显著增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领域的实力。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和目录正有条不紊的发布,稳定的政策环境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我们预计17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储能业务推进顺利,17年表现值得期待。
公司储能业务板块16年实现营收1.7亿元,同比减少4.57%。虽然营收有所下滑,但公司“投资+运营”的商用化储能模式在16年推进顺利:公司已签约的储能电站项目接近1000MWh,开工建设150MWh,待建设150MWh,投运30MWh。随着各项储能政策的逐渐落地,行业空间正被打开,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经过16年的项目布局和积累,17年有望迎来收获期。
维持“推荐”评级。
不考虑公司收购华铂剩余49%股权对业绩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6、0.75、0.83元,市盈率分别为30倍、27倍、2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传统业务大幅下滑;公司新业务推进不达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