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大公用”平台,区域水务龙头启新篇。
2016年,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完成二次供水公司100%股权、南昌燃气51%股权和公用新能源100%股权收购,在进一步延伸、强化水务产业链的同时,引入优质燃气业务板块,形成水务、燃气双驱发展格局,实现向“大公用”综合型平台的跨越,整体竞争实力显著提升,并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水务:增长势头良好,工程业务弹性高。
1)供水:在运供水产能144万吨/日,在建及拟建供水设计产能50万吨/日,新产能逐步投运将为供水收入增长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公司供水价格偏低,未来存在较大调升空间,水价上调将带来业绩弹性。2)污水处理:2016H1在运污水处理规模183.35万吨,较2015年末增长近25%,产能加快投运短期将提高污水处理收入增速。城镇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公司省外布局奠定加快发展基础;未来伴随省外市场拓展推进,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有望持续打开成长空间。3)工程:公司在建及储备供排水项目较多,叠加新订单承接,给排水管道工程业务或将持续放量;另外,公司二次供水加快市场整合和业务拓展可期。
燃气:新的利润增长极,发展潜力大。
南昌天然气市场发展较晚,潜力较大,在城镇化、气化率目标、环保压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有望迎来加快发展。南昌燃气在南昌管道天然气市场处于垄断经营地位,在西二线接通实现双气源供应后,供气保障与购气议价能力大大提升,优势更为突出;公用新能源在加气站数量、站点网络布局、用户群体等方面均占领先优势,在南昌车用天然气市场占有率达约80%。近几年,南昌燃气及公用新能源业务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作为南昌燃气领域绝对龙头,公司将充分受益行业发展,持续加速成长可期,燃气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
股权激励与资产注入预期,国企改革或可期待。
控股股东对公司股权激励承诺期限渐近,若承诺如期兑现,将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进一步激发内部潜能,有望推动公司发展加速。另一方面,控股股东提出集团“十三五转型升级攻坚行动”计划,资产证券化目标为到2020年末证券化资产总值达到200亿元。目前,公司是集团资产证券化唯一平台,资产总值尚不到80亿元(2016年3季度末)。未来通过培育优质资产再将其注入上市公司,或将成为集团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司资产注入存在较强预期。
预计公司2016-18年EPS分别为0.38/0.42/0.48元/股,对应PE分别为20X/18X/16X。我们认为,公司战略定位清晰,“大公用”事业平台价值凸显,未来随着国企改革和转型升级持续,其加速成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