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周观点2017年第5期:中美共振推升全球通胀,全球市场一片繁荣

来源:联讯证券 作者:陈勇 2017-02-2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投资要点

中美内需共振推升全球通胀

中国的通胀上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2016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通胀都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是全球通胀抬升的直接原因,其背后的核心推动力则是中美内需的大幅攀升。

过去几年中国和美国内需的起伏一直是影响全球商品价格和通胀的核心变量。(1)中美内需的同时收缩大幅,打压了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促成了全球的低通胀。(2)中美内需的同时扩张,推升了2016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通胀。目前来看,美国的需求仍然旺盛,主要领先指标都处在扩张通道中。中国虽然面临着房地产调控的压力,但企业补库存的力度和持续性较好,制造业和民间投资逐渐从底部恢复,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较强的惯性。也就是说,中美正向共振还在延续,将继续推升全球通胀水平。

PPI是通胀主要矛盾,上半年中枢在7%左右

与往年春节期间不同,猪肉和蔬菜并没有成为推升CPI的主要力量,食品价格上涨温和。非食品价格上升幅度较大,是推升CPI的主要力量,主要表现为交通和通信、教育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的上涨,体现出PPI上升对CPI有一定的传导。

展望未来,由于去年春节在2月份,猪肉和蔬菜价格将面临非常高的基数,而两者的绝对价格在2月份也会有所回落,估计2月猪肉同比增速会跌至0附近,而蔬菜价格将同比下降近20%。所以我们预计,2月CPI增速会大幅回落至1.5%左右,未来几个月CPI大概率都会处在2%以下,暂时不会成为通胀的主要矛盾。全年来看,由于服务价格的提升,我们2017年CPI的预测存在小幅上修的风险。

过去几个月PPI超预期大幅攀升,已经大大提升了2017年PPI的中枢。我们把2017年PPI的预测大幅上调至5.5%,2017年上半年PPI的中枢将在7%附近,PPI是通胀的主要矛盾,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信贷仍旧高企,节后流动性大体平衡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0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800亿元,不过考虑到今年春节在1月底,而且央行可能进行了一定的窗口指导,信贷仍突破2万亿已经是非常可观了。另外,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74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比去年同期多增2642亿元。具体来看,呈现以下一些特点:(1)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较多。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达1.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600亿元,表明经济的需求较好,资金“脱虚向实”有所好转。(2)债券融资减少,而非标融资增加。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由于受到岁末年初债券市场大幅调整的影响,债券融资同比少增5600亿元;不过非标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近8300亿元。

2月15日,央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935亿元,其中6个月1500亿元、1年期2435亿元,中标利率与上期持平。开展MLF有利于缓解巨大的流动性到期压力。公开市场净回笼,MLF净投放,延续“缩短放长”提升投放资金平均利率。

全球经济回暖之中,股市一片繁荣

不仅美国经济较为强劲,欧洲经济表现也好于预期,目前看来英国脱欧的冲击似乎非常有限。在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全球股市一片繁荣。欧美股市表现抢眼,自特朗普上台以后,涨幅超过10%,美国股市更是屡屡创出历史新高。俄罗斯股市的表现最为出色,亚洲股市相对偏弱,中国、韩国和香港股市涨幅不到5%。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宏观政策过快收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