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1月CPI同比增长2.5%,达到2013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符合我们在《PPI同比回升未止步,1月CPI将迎来阶段高点-评12月通胀》中的判断。由于春节错位因素,对物价的推升作用较去年更早,但春节因素在“暖冬”影响下,对生鲜类价格的推升作用较去年有所弱化。注意到非食品类CPI同比创下2011年10以来最高,这主要与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有关,PPI已连续上涨13个月,且涨势尚未停止,对非食品价格形成传导。非食品价格上涨值得关注,尤其是PPI对非食品价格的传导。
1月PPI同比6.9%,创下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同比超预期,其中1月生产资料PPI同比9.1%,增速较上月抬升1.9个百分点,是本月推升PPI大幅上行的主要动力,而生活资料PPI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从结构上看,价格上涨仍旧集中在中上游,但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信息来看,下游的部分产品(如部分纸产品、白色家电、手机和乳制品)已经在2月前后出现价格上调的迹象,尽管数据上生活资料PPI整体变动不大,但局部或者部分产品价格应该是有上涨迹象,值得持续关注。
但1月PPI可能不是全年最高点。从翘尾因素来看,2月份PPI翘尾因素高于1月份,而且从跟踪的工业品高频数据来看,2月份工业品价格仍处于上涨趋势,因此2月份PPI环比仍将继续上涨,从而推动2月份PPI同比较1月进一步上涨。因此,我们认为PPI的持续上涨将支撑工业企业盈利继续修复,有利于制造业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进一步回暖,对冲房地产投资的放缓。
通胀无近忧,有远虑。随着春节因素的褪去,食品和服务类价格将有较为明显的下行,CPI在1月之后会有明显的回落。但PPI的持续走高已经从上中游逐渐渗透,并对CPI中非食品价格有了一定的传导迹象,且近期海外、国内商品价格再次快速上涨,通胀预期大幅提升。受原材料价格上行的影响,2月前后部分下游产品价格调升公告频发,关注PPI向CPI传导、上中游向下游产品传导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维持全年通胀中枢上行的判断,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中性偏紧的基调,央行前期强制压缩信贷规模的做法或与通胀预期上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