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财政专题研究:财政收支、赤字、结余勾稽关系梳理

来源:国信证券 作者:董德志,燕翔 2017-02-0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文尝试梳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结余、“实际赤字”这几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旨在理清楚这些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详细总结了2000年以来上述财政指标之间的具体数字关系,并计算了历年的财政净结余和累计余额。同时,本文对2017年财政支出增速进行了预测。

概念辨析: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统计没有“实际赤字”概念

市场分析中往往把“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定义为“实际赤字”。“实际赤字”很好地度量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但却不是一个正规的财政统计指标。事实上,在财政部的官方文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实际赤字”的提法。在正式的官方财政统计中,财政赤字并不等于财政支出减去财政收入,而是应该等于支出总量减去收入总量,即根据我国财政的会计原则:

财政赤字=支出总量(财政支出+补充中央调节基金+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收入总量(财政收入+使用中央调节基金+使用地方结余资金)1

在上述关系中,我们看到财政每年都会产生一个“中央结余项”(补充中央调节基金-调入中央调节基金)和一个“地方结余项”(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调入地方结余资金)。这里“中央结余项”和“地方结余项”,正数表示当年出现了财政结存(储蓄),而负数表示使用了以往年度留存的结余。

简单来说,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财政结余(使用或结存,可正可负,正数表示积蓄负数表示使用)

所谓财政结余项,指的是当年已经计入财政支出,但实际上并没有花出去的钱。举例来说,某一年年初两会确定的财政赤字是10000亿,而年底可能只需要7000亿赤字,这时财政上一般会出现有3000亿的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或者补充中央调节基金,使得次年两会结算时的财政赤字仍然是10000亿。这3000亿已经算作了当年的支出,但实际上并没有用掉,形成了财政结余。

后文中我们会提到,一般情况下,财政赤字在当年两会确定后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后续会影响当年财政支出的主要是财政收入和财政结余的使用情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