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天目药业暂告股东二强割据 多年宫斗主业承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朱萍 2017-01-20 10:51: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月19日晚,天目药业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陈瑞的辞职报告,加之两天前的公告,多年内斗缠身的天目药业(600671.SH)股权割据有了实质性进展。私募大佬宋晓明的退出,意味着这家老牌药企进入一个新阶段。

作为杭州首家A股上市公司,天目药业业绩常年惨淡,而且屡次违规被监管调查。2011年以来,宋晓明的进入,让天目药业多年“在夹缝中生存”。

“天目药业这么多年一直陷于股东利益争夺,大家没心思在经营上,产品也多年没有明显变化,而现在医药行业正面临两票制、药品一致性评价等大变革,未来或面临巨大压力。新掌门人接手后提出转型大健康的口号,天目药业若想扭转颓势,有待观察。”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Wind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5年,天目药业8年中有4年亏损,即便是在盈利的2013、2014年,净利润也分别只有250万元和261万元。这样的成绩,还是通过“非经营性损益”而来。事实上,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8年间只有2014年为正。截至2016年前三季度,天目药业亏损56.28万元。

股权之争暂告段落

从2011年私募大佬宋晓明通过深圳诚汇买入天目药业开始,经多次股权转让于2012年4月受让沈素英378万股后,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到23.56%,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宋晓明的第一大股东之位没坐多久,便被杨宗昌取代。

2013年,杨宗昌通过协议转让收购长城国汇,构成了间接收购ST天目。本次收购使杨宗昌间接控制天目药业24.62%股权,成为天目药业的实际控制人。

但故事远未结束。2014年4月宋晓明卷土重来,他创立的长城汇理并购基金举牌天目药业,股权大战再次拉开帷幕。截至2016年8月,宋晓明及其执掌的长城汇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汇理”)、财通汇理1号、融通汇理1号、中融汇理1号(均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天目药业31.84万股,持股比例约为26.15%。

不过从2016年12月以来,股票遭到连续抛售。权益变动书显示,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3日,其股东融通汇理1号资管计划累计减持天目药业11.46万股,减持价格约为30.9元/股。在此之前,另一股东中融汇理1号资管计划,在2016年12月9日到12月21日,累计减持了1206万股。

2017年1月4日晚间,天目药业公告第二大股东长城汇理通过一致行动人中融汇理1号和融通汇理1号两款资管计划,累计减持股份4.99995%。

公开资料显示,中融汇理1号在2016年12月16日-2016年12月21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天目药业597.4万股;融通汇理1号也在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3日以同样方式减持11.4万股。

长城汇理给出的减持理由为“资产管理计划到期,对所持资产处置变现”,并且其一致行动人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减持完所持天目药业所有剩余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2016年12月7日,宋晓明掌舵的长城汇理旗下财通汇理1号、融通汇理1号就想要通过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天目药业16.24%股份。

宋晓明表示,此次选择退出天目药业的原因,主要是持有上市公司的上述三只资管计划3年存续期即将届满,而不得已为之的举动。

“这次退出没什么意外的,当初我们举牌的时候就披露了,3只基金的存续期只有这么长。现在退出时机也不错,天目药业当下的情况不错,回到了正轨,管理也规范了。”宋晓明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天目药业2017年1月17号晚间公告,长城汇理的一致行动人财通汇理1号于2017年1月16日及17日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608.8万股,减持后,长城汇理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1.15%股权。这也意味着天目药业的控股方长城影视(002071)和第二大持股方长城汇理的“股权割据”走到尽头。

业绩不佳转型未卜

在宋晓明2011年进入天目药业前多年,上市公司的业绩便已疲软不堪,并且由于连续两年亏损,上交所在2011年对股票实行“退市风险警示”,随后用了两年,天目药业才得以“脱帽摘星”。

“天目药业自身产品具有较强优势,但背后的资本运作及多年内斗,再加上中药行业受医保控费、中药注射剂及辅助用药等影响,业绩增速放缓也是情理之中。”史立臣认为。

多年的股权大战让本已羸弱的经营更为困难。2015年来,因为GMP标准认证问题,公司部分产品停产8个多月,导致全年收入与去年相比下滑较大。

另外,子公司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GMP证书于2014年年底到期,并赶上黄山市对工业企业实行“退城进郊”的刚性要求,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需要进行整体搬迁及技术改造,由此造成公司未能及时取得新的 GMP证书,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主导产品河车大造胶囊仅完成计划的50%,导致上市公司2015年亏损2250万元。

面对亏损和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天目药业也曾试图扭转颓势。从2010年至2016年8月,天目药业进行了5次重组,但均以失败告终。2016年8月16日,天目药业筹划第六次重组,而这距其上次重组终止复牌仅4个月,2016年11月公告显示,第6次重组仍然遭遇失败。

现任天目药业董事长赵锐勇此前公开表示,力争把天目药业办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大健康医药企业。在2016年4月6日《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投资者说明会》中,赵锐勇定义了“大健康”概念,并表示未来将有动作。

“好多制药企业都在转型做大健康,要不就搞保健品,要不就是做功能饮料。按道理是之前公司在哪块擅长就做相应的大健康产业,这样品牌才能延伸过去,如云南白药将产品延伸至牙膏等日化产品。”史立臣表示。

监管密切关注

一面是主营业务连年颓势,一面则是公司内部各种问题引来监管的密切关注。

近年来,受到监管的“照顾”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开始,天目药业被立案调查2次,收到行政处罚3次还有多次通报批评和整改通知等。

譬如,监管层发现天目药业多年来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重大事项内部审议程序等方面存在违规事项。具体来看,2006年度,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累计发生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共计3260.4万元;2007年度,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累计发生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共计8055.4万元;2008年度,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累计发生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共计2768万元;2009年1月,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累计发生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共计320万元。

同时,上市公司信披违规问题也不鲜见。2009年2月19日,天目药业收到证监会2009年2月5日印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显示天目药业在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向控股股东关联方提供资金资助累计1.23亿元,未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披露。

2016年开年后,天目药业便受到交易所“过问”,全年下来交易所对公开挂牌转让、年报、产品及生产线GMP证书到期、股东权益变动以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等均进行了问询。

(编辑:陆宇,邮箱:luyu@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目药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