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股的整体情况:2016年全年共上市新股227只,个股数量占A股整体的7.45%,合计总市值占A股整体的4.44%。截至1月6日,这227只新股的总市值中位数在64亿,明显低于A股整体的中位数84亿,而新股估值PE(TTM)中位数在77倍,明显高于整体市场。总体而言,新股与A股整体相比,市值规模偏小估值偏高,但与创业板的市值规模和估值分布情况比较相近。
2、新股初步筛选--“便宜里面挑好的”:先以总市值小于等于100亿元,同时PE(TTM)小于等于70倍为条件选股,筛选出59个个股;再用最近一期报表的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毛利率、收入净利率等指标交叉筛选;最后用PEG比值进行排序,得到11个PEG小于2个个股组合。
3、新股初步筛选--“好的里面挑便宜的”:我们不考虑估值和总市值规模,只用财务指标对新股进行筛选:以最近一期报表收入增速大于等于30%、净利润增速大于等于30%和ROE大于等于8%为筛选条件,在227个新股中选出的个股仅有15个。
4、估值整体偏高:上述两种办法筛选出来的两个个股组合总体估值仍然偏高,2017年PE均值分别为39倍和55倍,PEG小于1的个股一共只有4个,分别为雪榕生物、蓝海华腾、星源材质和汇顶科技。由于新股上市后,大部分个股覆盖的券商仍然较少,盈利预测的准确性有待考察,个股仍需要后续自下而上的进一步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