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继公共号之后再推“杀手级”应用
广大用户即将体验到微信团队酝酿了将近一年之久的“杀手级”应用。据张小龙介绍,微信小程序主要包括线下扫码、对话分享、消息通知、小程序切换、历史列表、公众号关联和搜索查找等七大功能,同时明确表示小程序前期将主要通过扫码进入,不能做游戏、没有粉丝和订阅、限制推送消息,只可以在群聊和聊天中进行分享等。
定位轻应用,背靠微信占据庞大社交流量入口优势
轻量级应用早有先例,主要是以WebApp的插件化形式实现,早前UC、百度和腾讯都在手机浏览器中进行过尝试,之后国外的火狐、国内的阿里也陆续推出过基于HTML5的手机操作系统,但受限于当时的网络速度和硬件性能无法匹配以及平台不具备高频黏性,均没有推广成功。而现在与两年前相比,4G网络和高配硬件的广泛普及为轻应用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小程序作为微信继公共号之后在商业化层面的又一战略布局,所要实现的功能本质上类似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所代表的原生APP分发渠道,鉴于后两者的成功建立在庞大的移动端用户基础上,那么小程序依靠微信庞大社交流量所带来的入口优势,已经具备成长为应用分发大平台的关键基因。
相较于原生APP,小程序更加契合低频刚需的长尾流量
一方面,小程序作为新事物,直接对标的是原生APP,众所周知,APP是基于两大生态系统安卓和IOS开发出来的应用,而小程序是基于微信生态开发出来的应用,从层级关系来讲,小程序应该算作微信APP中的一个小应用,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小程序要实现同样功能,会因为多一层计算而降低效率,很难做到与APP同样流畅,因而更适合那些使用频率低、功能简单的“小程序”。另一方面,对于直播、游戏、视频等高频刚需的应用,用户会经常打开且交互频次很高,因而在应用的体验方面具备较高的要求,故而更加适合接入原生APP,而对于外卖、旅游、购票等低频刚需的长尾应用来说,平时基本不会打开,功能及交互方式相对简单,利用小程序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没有必要采用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的原生APP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