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轮动是否再次回到成长,这一问题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高:2016年全年上证指数下跌了12.31%,创业板指数下跌了27.71%,很多成长股在2016年经历了一轮杀估值的过程。展望2017年,风格轮动能否重新回到成长股,这一问题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泡沫破裂、体制变革和技术创新哪一个更早到来。2016年A股市场在震荡调整中,始终缺乏持续的投资主线,核心原因是国内外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制约了风险偏好的提升,改革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自下而上来看,新兴产业领域也缺乏可以改变整体基本面预期的技术革新。2017年,成长股要重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获得大幅超额收益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
1、宏观层面不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或者市场阶段性地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明显缓解;2、混改、供给侧改革等有利于大盘周期风格的体制变革没有大的进展,未能对大盘周期风格构成明显利好;3、在新兴产业领域爆发出新的重大技术革新,使得市场对成长股基本面的预期大幅度上调。 目前来看,这几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概率较小:我们认为,2017年资本市场仍然受制于系统性风险担忧的概率较大,这种情况无论对成长股还是市场整体都不太有利。而如果市场存在结构性、阶段性行情,更大的概率是由国企改革的加快推进或十九大召开后新的政策预期所引发,这种情况在风格上更有利于大盘蓝筹、国企等个股。成长股方面如果仅因为估值相对历史较低,或少数公司业绩超预期而引发的反弹可能持续性难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