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传媒行业深度分析:优质内容有望撬动2017年票房表现

来源:安信证券 作者:焦娟 2017-01-0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四面夹击下,2016年票房同比仅增长1.1%。与2015年48.7%的高增速形成鲜明对比;2016年票房整体前高后低,一、二、三、四季度票房同比增速分别为50.7%、-5.0%、-13.4%、-17.8%。

1.票补减少是2016年票房增速大幅放缓的主要原因。2015年以来,在线票务平台以票补为扩大市场份额的竞争方式,票补主要体现在8.8元、9.9元、15元的低票价上,但因在线票务平台的竞争格局已定、院线/影院对票补的限制,2016年票补明显减少;

2.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品质要求明显提升,同档期、同题材的影片方面,2016年表现均弱于2015年;

3.在线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带来窗口期缩短,影响长尾观众;

4.电影票价的下调趋势,对票房也略有影响。

优质影片内容有望撬动2017年票房表现。冲击2016年票房表现的上述因素中,票补及窗口期缩短的冲击因素均在2016年消化完毕,电影票价的下调比例有限(低个位数),鉴于2016年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0%,优质的影片内容有望撬动2017年的票房表现。

1.票补因素放大了票房的波动性,票补减少的冲击已在2016年消化完毕。若扣除2015年440.7亿票房中约50亿的票补因素,2015年总票房390亿元,同比增长31.82%,2016年票房同比增长14%,基本匹配2016年观影人次10%的同比增速。

2.受益于影院的外延扩张,2016年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0%。2016年影院数量达到7853家,同比增长24%;银幕数达到42052块,同比增长33%。

3.2017年优质内容主要来源于海外大片。2017年被业内称为“大片年”,《变形金刚5》、《速度与激情8》、《阿凡达2》、《加勒比海盗5》等大制作电影都将于2017年上映,且部分多系列影片将在2017年完结,如《生化危机6:终章》;2017年除分账片外,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批片数量也有望明显增加,海外大片是2017年优质内容的主力军。

投资建议:2017年电影票房回暖的预期下,院线标的万达院线、文投控股、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幸福蓝海等将直接受益;具备协助海外大片在国内市场宣发的华桦传媒(未上市)、鹿港文化等标的,受益弹性较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新媒体对院线的冲击超预期、新增影院的运营效益低于预期等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达电影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