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事项。
据12月19日教育部官网报道,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提出:(1)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3)各地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4)健全经费筹措机制;(5)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主要观点。
国家层面再度肯定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试点实验向全国推广。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明确教育部负责“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2015年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落地方面,2012年以来,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等8个省市先后开展了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至2014年底,试点地区约574所学校、60多万名学生参加了研学旅行。此次《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完善经费筹措、安全保障、多部门协调机制(教育部、交通部、保监会等),将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从上至下地推动研学旅行试点实验从区域向全国推广。
B 端学校渠道需求释放在即,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获客能力较强《意见》首次明确表示“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学校是游学市场最大的下游渠道,据觅思投资数据显示,2015年境外游学市场中,学校渠道的市场份额高达42%,对接B 端学校资源有助于游学机构迅速扩大业务规模。研学旅行的参与者主要是中小学生,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要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我们认为有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丰富研学教育开展经验的品牌游学机构B 端学校市场的获客能力更强,前期已经建立了稳定的B 端学校合作关系的机构则具有一定先发优势。随着研学旅行组织逐步规范,校企合作关系趋于稳定,未来行业将形成一定的进入门槛,游学市场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公益性原则或影响企业盈利,关键在于用户从B 端向C 端传导。
公益性原则要求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这主要是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机构。2014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指出“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境外研学旅行活动中牟取经济利益”。此次《意见》规定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研学旅行经费,包括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由于研学旅行产品尚无统一定价标准(不排除未来教 育部门会出台指导价格),公益属性可能压缩研学旅行项目的盈利空间,但游学机构参与学校研学旅行项目采购,意义在于通过B 端学校入口对接C 端的学生家长群体,未来待游学市场进一步成熟,可通过举办营地教育、夏冬令营等特色项目提升盈利能力。
国内研学市场发展或快于国际游学市场,关注营地教育。
参考日本研学旅行主要在国内开展,本次推进研学旅行将有助于国内研学和营地教育的发展。营地教育起源于美国,以户外团队生活为主要形式,旨在培养学员领导力、团队协调能力、生存能力、服务精神等品质。目前许多国家已将营地教育纳入常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据美国营地协会(ACA)统计,美国现有12000多个营地,每年服务1000多万青少年,每年产值可达150亿美元;世界营地协会(ICF)数据显示,俄罗斯共有5.5万个营地,为全球营地数量最多的国家;日本有3500多个营地,每年超过3000万中小学生参与营地教育活动。营地教育与其他游学产品不同,游学类产品依赖于名胜古迹或地标景点的游历(如北京故宫、上海东方明珠等),具有区域性,难以复制,而营地教育较易复制,具备地域扩张性。现阶段,学校主导的研学旅行将主要依托国内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等开展,随着C端付费的家长群体的游学意识强化,灵活性强、主题丰富的营地教育模式有望获得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未来十二个月内,维持教育行业“增持”评级。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肯定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B端学校需求的释放,未来游学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被打开,我们看好游学行业的发展前景。目前游学产品的提供商主要包括培训机构、旅行社、留学中介、户外拓展机构及专业的游学机构和垂直平台。我们认为,政策推行下,游学产品将逐步规范,未来可能设定安全标准和定价标准等准入门槛,专业的游学机构政策达标能力较强,能够供应兼具安全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多元研学旅行产品。建议关注有资质、信誉高的品牌游学机构,新三板相关标的包括:世纪明德、乐旅股份、决胜网等。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风险、服务质量控制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