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官方制造业PMI创下27个月内最高点,显著超预期;五大分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新订单指数增幅最为明显。整体来看,10月制造业PMI巩固了9月的回暖迹象,印证了我们在上月报告《9月PMI点评:制造业结构性企稳延续》中对制造业结构性回暖的判断。
生产方面,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成为本月PMI超预期的主要支撑。但受全球贸易萎缩拖累,新出口订单再度下滑至临界值以下,这与上月形成明显对比,10月在外需持续疲弱的同时,内需得到一定提振,支撑新订单指数回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连续5个月增长,生产面信心得到提振。
库存方面,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较上月均有回升,企业补库存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受煤炭、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影响,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达2011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
分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延续分化趋势,但差距有所收窄。9月以来,第二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触底反弹,中小企业PMI回升,或受PPP加快落地对民间资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影响,以及PPP推进产生政策利好,提升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建筑业PMI尚未由于房市调控政策出现大幅下滑,较9月微落,但难以说明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不大,后者疲弱迹象已经可以整理出来。一是建筑业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都在高点之后出现明显下滑;二是PPP与基建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而反映在建筑业PMI整体上,仅下滑0.1个百分点,也说明四季度基建将继续发挥托底经济发展的作用,PPP接力财政资金成为基建投资的主要动力;三是10月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中三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5%,但土地成交面积同比-19.82%,在三线城市商品房库存高企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尚未向三线城市传递。
综合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结构性回暖迹象得到延续和巩固,内需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企业补库存积极性提高,外围不确定事件累积拖累新出口订单回落;PPP加快落地和基建托底一定程度上弥补房地产投资下滑。预计四季度经济大概率走平、小概率微落,年内最后两个月,外围关注美国大选、12月意大利修宪公投和美联储加息,国内关注持续国企改革、债转股、PPP等政策利好所带来的机会。